回答数
4
浏览数
17902
枪决狗友d3sTiny
2005年,一个春暖花开的春天,在一次夏令营招募会上,遇见一个个子瘦小的男孩,在讲台上安静地站着,主持人介绍说他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仔细看才看到大约有20多岁,这是我和心理学的第一次惊喜遇见,惊讶于还有一份这样的职业!喜悦于我遇见心理学、我喜欢心理学;可是那个瘦小个子的男老师,再未遇见过,但是他已经成为我心理学道路上第一个生命中的贵人。期待今生再见以表感恩之情!他话语不多,只是连问了女儿几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好好学习?为什么上大学?为什么要有好的职业?为什么要孝顺妈妈?我不知道这些话对女儿产生了多大的影响,现在已经大学毕业的她对那一次对话历历在目,也让我感动、感触了很多年!这一次与心理学的相遇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的生命探索开启了新的篇章!我开始参加各种学习:心理沙龙、专家的各种培训班、工作坊等等,那时候的我就是想成为一个坐在咨询室里帮助别人的心理辅导老师,没日没夜。因为自卑于自己半路出家,所以拼命学习理论知识;感觉专业能力不足,就尝试各种基本功训练、专业演练、个案咨询;目标是能做一个专业的助人者。可是几年过去了,兜兜转转并没有找到一个心理咨询师的生存之道,并没有实现自己当初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欣喜之情:可以帮助到更多更多的人走出心灵的阴霾! 我依然热情不减、激情依旧!也许机遇是留给一直在准备中的人,我在一次在参加河南商丘举办的心理学家大会上,遇见了韦志中老师,他也是一个瘦瘦的男老师,他的演讲:关于心理咨询师的生存与发展。一下子共情到了我内心的困惑,从此开启了我心理学的另一条路:团体心理培训。我开始了广州大学研究生的学习之路;踏上了体验式心理团体学习之路;从个体到团体的华丽转身,让我看到人生的无限可能。原来我站在讲台上当心理老师一样可以做好,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所有的掌声和鲜花都让我看到一个新的自我。这位瘦瘦的男老师——韦志中老师成为了我在心理学路上的又一位生命中的贵人。只是与第一次不同的是,这一次相遇,我跟随至今已经将近9年的时间,这9年是我一生最难忘的岁月。我跟随老师四处游学,学习本会团体、参加各种学术会议,还曾突破自己四次在学术会议上做报告。我走近小学、中学、大学;走进企业、医院等社会机关单位,做体验式成长团体、做心理学讲座普及心理学。2016年韦老师创办网校,我是第一批教务长一起跟随老师办学,连续四年至今已经是第五个学年的开始,每一年都在参与做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每学年服务人数达几千人。每一年都在带领100多人的辅导员团队做招生的工作,每个辅导员又在各个城市走进千家万户在宣传着心理学。我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没有节假日、没有礼拜天从早到晚地在回答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的问题:亲子关系、婚姻家庭冲突、个人成长......,我的两个微信有近万人,我的今日头条已经有4万人、还有QQ等都是来自天涯海角的陌生人,甚至海外华人。我无法计算直接服务人数以及间接服务人数累加起来究竟有多少?几万人、几十万人?写到这里,眼泪夺眶而出,有时候在想:为什么要做心理学,日日夜夜在回答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努力让自己更加专业、苛求精进地服务着更多的人,这么辛苦干嘛?腿疼了、腰酸了、口干舌燥了。可是这一份累和辛苦,却未能阻挡我助人道路的前行。因为我蓦然回首才发现,路已经走了很远很远,山已经爬了数不清的台阶,已经看到了成长和攀登的美丽风景。我已经实现要帮助更多的人走出心灵阴霾的最初梦想,我也将继续做用心灵温暖心灵的最暖心的心理学事业,晶莹的泪滴告诉我:其实内心对于普及推广心理学的道路,我深信不疑、坚定执着!
双木成林泪成海
如果孩子厌学的同时,又已经诊断为中度抑郁,那么孩子的治疗,应该优先治疗抑郁症,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到有精神科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去就诊,有精神科医疗资质的机构,都可以提供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家长选择咨询师和机构的时候,务必挑选有精神科资质的专业医疗机构。
残吻
没有最好,只有更合适!通过口碑、资料查询和自我感觉做基本判断。心理师职业主要指从事非药物心理咨询或者治疗的专业工作者,涵盖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和心理科医师等。常春藤心理中心擅长非药物心理干预治疗。在求助者和心理师之间,第三方专业机构认证的合格、资深心理师是可求助的心理助人专业人士。从事非药物心理干预的才叫做心理师。心理师大体分为三个群体:1、学院派。高校“庙大”名声大,学院派著书立说的多,职称高的多。除了少数常年从事学生心理辅导的健康中心或兼职开业的老师,大多数心理老师未必有临床心理干预能力。2、医院派。医院虽有心理科、精神科,但是极少有真正从事非药物心理干预治疗的医师,医院派重药物治疗。除了体制原因,部分医师不熟悉非药物干预且对心理咨询持不屑观念,基本是鼓励吃药。须知药物治标不治本,遇到庸医连标(情绪调节)也治不了。3、开业派--独立或者合伙开办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群体。开业派不像前两类“吃皇粮”而在技能和效果上不断刻苦精进,注重全人多因素干预治疗,视需要也建议来访者到医院适当服药调节情绪。国家有明确的职业资格考前培训体系,即使是博士、教授,要取得心理咨询师证,也需要接受规定的培训,合格后取得人社部统一印制的certic培训证。至2017年底,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合格持证者,已达到130万人次,而持证只是进入行业的入场券,尚需不断继续教育修炼。部分心理咨询师经验丰富,也难免鱼龙混杂,大部分还在学习发展。第三方按照标准做实际能力认证才是一个合理的评判方式。心理干预一样人命关天,咨询心理师、临床心理师的认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注册心理师协会是专业心理师认证机构之一。干预的深度和能力有关,分三个层次:1、支持性心理干预。属于抚慰,陪伴,提示等浅显的心理支持性干预。家人、亲友、智者、甚至网友等非专业人士,公益项目或团体也能给予有效帮助。电视媒体秀出来的,困扰者被专家巧妙、聪明、点化开窍的多属于此类。更有甚者,有的电视台播出的心理访谈类节目是策划的表演桥段。经过电视台剪辑配音,满足大众窥私、好看、好玩和好学的心理,虽然缺少深度,但是有很好的科普意义。有些心理困扰化解需要深度和过程,并不能茅塞顿开。2、再教育型心理干预。需要专业心理师进行,价值观澄清重整,文化取向厘清,现实冲突焦虑策略构建等咨询性干预。大部分二级心理师经训练合格后,可从事再教育型心理干预。3、重建型心理干预。重建就是临床变态心理的深度干预或者治疗。成熟或资深心理师可从事此类干预,此类心理师占心理咨询师比例不超过3%,具备此种干预能力。促进思维模式合理化,引导来访者自我的“问题”探索发现,人格偏向矫正,情绪障碍治疗等。典型的临床心理障碍一般都需要数月的康复过程。中国注册心理师协会注册认证的心理师,部分可以从事系统性、结构性和深层次的心理干预。心理师有分级和资历深浅,但是对于求助者,没有最好,只有更合适!网络求助有更多选择,不必拘泥于本地。
亲我们能一辈子在一起吗嗳只要你能爱我一辈子
杨凤池,男,46岁,医学心理学暨精神医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首都医科大学副教授。现任首都 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特殊职业群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副秘书长。 长期从事心理学教学、科研、咨询工作。共发表科研论文二十余篇,译著六部,主编、参编教材七部及科普著作四部。曾获两项科研成果奖,一项技术改进奖。1995年获首都医科大学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996年获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同年9月当选为首都医科大学十佳青年。自1987年开始从事心理健康工作,有12年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工作经验。1995、1996和1997年三度赴意大利进修,学习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技术,1996年获国际本体心理学会颁发的?FONT>临床心理学家资格证书。1997年6月参加瑞士日内瓦国际心身疾病研讨会,1997年10月参加莫斯科第一届世界本体心理学年会,并做大会发言。此外,还开展了大量心理学社会实践活动,被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重庆电视二台,北京和中央电台和报刊所报道,并应邀在电台和电视台主持心理咨询节目。杨凤池副教授长期从事青春期心理发展和心理障碍的咨询、人际关系不协调的咨询、婚姻家庭心理障碍的咨询,在这些方面富有经验。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人恢复原本的自我,作出新的生活选择;也可以促进人们行为的改变,塑造健全的人格,体验到生活的充实和快乐。 李子勋老师简介: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学科临床主任医师。毕业于四川华西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心理硕士及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专业进修,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第一届学员。1990年至今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成员。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信息夜话栏目主办涉及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专题讲座,在《父母必读》杂志长期开设心理咨询专栏,接触过许多涉及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实际案例,在实话实说栏目曾就“中学生强迫症”话题做过深入分析。 李子勋老师担任: 《父母必读》亲子关系栏目主持人。 《女友》深圳版布鲁夫妻婚姻咨询主持人。 《时尚健康》心理栏目撰稿人。 中央广播电台《星星夜谈》《情感世界》亲子关系节目主持人。 北京电视台《心理时间》心理专家之一。 中央电视台12频道《心理访谈》心理专家之一。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