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成本理论讲解

北飘南浪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6850

首页> 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成本理论讲解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欲挽南风

已采纳

经济师栏目我们精心为广大考生准备了“中级经济师2017要点:生产和成本的理论”,各位同学赶快学起来吧,做好万全准备,祝各位同学考试顺利通过。

生产和成本的理论

1、企业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组织形势,主要包括个人企业、合法企业和公司企业。企业经营目标:追求利润最大化

2、科斯提出理论: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企业与市场机制是两种不同的协调生产和配置资源方式,企业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大大减少了需要签订的契约数量、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

3、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生产要素一般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类型,可变:长期行为,不可变:短期行为;生产函数: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和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规模报酬:不变时,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递增时:大于、递减时:小于。在长期生产过程中,企业的规模报酬呈现一定的规律:规模较小是扩大生产规模报酬递增,此时企业扩大规模以得到产量递增所能带来的好处,将生产保持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此后如果企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减。

4、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成本含义:机会成本放弃的最高收入,显成本实际支付的货币支出,隐成本是机会成本,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短期成本函数:固定成本(包括厂房和设备的折旧、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和可变成本(原材料、燃料动力以及生产人员工资,是从原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的)长期成本函数,两者的区别是否含有固定成本。

5、短期平均固定成本曲线:随着长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变动规律是开始降低幅度很大,以后降低幅度越来越小。短期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边际成本曲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平均边际成本曲线最早达到最低点而且变化都快与其他平均总成本、变动成本曲线。

38评论

梦想追求后盾

考试马上就要来了,考生应该抓紧时间,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考试知识点: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考试知识点: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1.代理成本理论

代理成本理论指出,公司债务的违约风险是财务杠杆系数的增函数,随着公司债权资本的增加,债权人的监督成本随之提升,债权人会要求更高的利率。这种代理成本最终由股东承担,公司资本结构中债权比率过高会导致股东价值的降低。根据代理成本理论,债权资本适度的资本结构会增加股东的价值。

2.啄序理论

该理论认为公司倾向于①首先采用内部筹资,因而不会传递任何可能对股价不利的信息;如果需要外部筹资,公司将先选择②债权筹资,再选择③其他外部股权筹资,这种筹资顺序的选择也不会传递对公司股价产生不利影响的信息。

按照啄序理论,不存在明显的目标资本结构。

3.动态权衡理论

该理论将调整成本纳入模型之中,发现即使很小的调整成本也会使公司的负债率与最优水平发生较大的偏离。当调整成本小于次优资本结构所带来的公司价值损失时,公司的实际资本结构就会向其最优资本结构状态进行调整;否则,公司将不进行这种调整。

4.市场择时理论

(1)在股票市场非理性、公司股价被高估时,理性的管理者应该发行更多的股票以利用投资者的过度热情;

(2)当股票被过分低估时,理性的管理者应该回购股票。

77评论

南栀北葵

(二)成本函数   1.成本函数的含义和类型成本函数就是表示企业总成本与产量之间关系的公式。分为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  (1)短期成本函数可分为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C=b+f(q),其中b―――――固定成本f(q)―――变动成本C——总成本(2)长期成本函数没有固定成本(从长期看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  C=f(q)  「注」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固定成本。  2.短期成本函数分析(1)短期总成本TC=总固定成本TFC+总可变成本TVC①固定成本是指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如厂房设备的折旧,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  ②可变成本是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如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以及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  「例题8:2008年多选」固定成本包括的项目有()  A厂房和设备折旧B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C原材料费用D燃料和动力费用E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答案:AB(2)平均成本――单位产品成本,是生产每一单位产品的成本,是总成本除以总产量所得之商,即  ATC=TCQ  =TFCQ+TVCQ  TFCQ―――平均固定成本TVCQ―――平均可变成本(3)边际成本―――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MC―――――边际成本△ TC——增加的总成本△ Q——增加的产量「注」边际成本是产量变动引起的可变成本的变动(因为短期内固定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教材「例题」  产量  Q  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  TFC  TVC  TC=  FC+TVC  AFC=  TFCQ  AVC=TVCQ AC=  AFC+AVC  MC=△TC△Q  0  1200  0  1200  1  1200  600  1800  1200  600  1800  600[(1800-1200)1]  2  1200  800  2000  600  400  1000  200[(2000-1800)1]  3  1200  900  2100  400  300  700  100[(2100-2000)1]  4  1200  1050  2250  300      150[(2250-2000)1]  5  1200  1400  2600  240  280  520  350[(2600-2250)1]  例题9:2008年单选」当某企业的产量为2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为2000元、1200元、800元和1000元;当产量为3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是2100元、1200元、900元和700元,则该企业的边际成本是()元  A、0  B、150  C、100  D、300  答案:C解析:考核边际成本概念的理解。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产量由2个单位增加到3个单位,总成本由2000元增加到2100元,所以边际成本是100元。

165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