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482
拼命躲
年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必备考点汇总 篇一
1.石油库的库址应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不得选择在有土崩、断层、滑坡、沼泽、流沙及泥石流的地区和地下矿藏开采后有可能塌陷的地区。
2.一、二、三级石油库的库址,不得选在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及以上的地区。
3.一级石油库不宜建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IV类场地地区。
4.石油库的储罐区、水运装卸码头与架空通信线路(或通信发射塔)、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倍杆(塔)高;石油库的铁路罐车和汽车罐车装卸设施、其他易燃可燃液体设施与架空通信线路(或通信发射塔)、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倍杆(塔)高;以上各设施与电压不小于35kV的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30m。
5.石油库的围墙与爆破作业场地(如采石场)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300m。
年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必备考点汇总 篇二
1.避难走道防火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2.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并应设置在不同方向;当避难走道仅与一个防火分区相通且该防火分区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可设置1个直通地面的出口。
任一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门至该避难走道最近直通地面的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60m。
3.避难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该避难走道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
4.避难走道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5.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开向前室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6.避难走道内应设置消火栓、消防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线电话。
年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必备考点汇总 篇三
(一)总平面布局
建筑的总平面布局要满足城市规划和消防安全的要求。
一是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生产经营规模、建筑高度、建筑体积及火灾危险性等,从周围环境、地势条件、主导风向等方面综合考虑,合理选择建筑物位置。二是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划分生产区、存储区(包括露天存储区)、生产辅助设施区、行政办公和生活福利区等。
同一企业内,若有不同火灾危险的生产建筑,则应尽量将火灾危险性相同或相近的建筑集中布置,以利于采取防火防爆措施,便于安全管理。三是为防止火灾因传导热、对流热、辖射热影响而导致火势向相邻建筑或同一建筑的其他空间蔓延扩大,并为火灾扑救创造有利条件,在总平面布局中,应合理确定各类建(构)筑物、堆场、储罐、电力设施及电力线路之间的防火安全距离。四是要根据各建筑物的使用性质、规模、火灾危险性,考虑扑救火灾时所必需的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和消防扑救面。
(二)建筑结构防火
建筑结构的安全是整个建筑的生命线,也是建筑防火的基础。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研究建筑防火措施、规定不同用途建筑物需采取相应防火措施的基本依据。在建筑防火设计中,正确选择和确定建筑的耐火等级,是防止建筑火灾发生和阻止火势蔓延扩大的一项治本措施。对于建筑物应选择哪一级耐火等级,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规模及其在使用中的火灾危险性来确定,如性质重要、规模较大、存放贵重物资,或大型公共建筑,或工作使用环境有较大火灾危险性的,应采用较高的耐火等级;反之,可选择较低的耐火等级。当遇到某些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达不到规范要求时,可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解决。常用的方法主要有:适当增加构件的截面积,对钢筋混凝土构件增加保护层厚度,在构件表面涂覆防火涂料做耐火保护层,对钢梁、钢屋架及木结构做耐火吊顶和防火保护层包敷等。
(三)建筑材料防火
建筑材料防火就是根据国家的消防技术标准、规范,针对建筑的使用性质和不同部位,合理地选用建筑防火材料,从而保护火灾中的受困人员免受或少受高温有毒烟气侵害,争取更多可用疏散时间。建筑材料防火应当遵循的原则主要是:控制建筑材料中可燃材料的数量,受条件限制或装修特殊要求必须使用可燃材料的,应当对材料进行阻燃处理;与电气线路或发热物体接触的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或进行阻燃处理;在楼梯间、管道井等竖向通道和供人员疏散的走道内应当采用不燃材料。
(四)防火分区分隔
如果建筑内空间面积过大,发生火灾时就会导致燃烧面积大、蔓延扩展快,因此在建筑内实行防火分区和防火分隔可有效地控制火势的蔓延,既利于人员疏散和扑火救灾,又能达到减少火灾损失的目的。
防火分区包括水平防火分区和竖向防火分区。水平防火分区是指在同一水平面内,利用防火隔墙、防火卷帘、防火门及防火水幕等分隔物,将建筑平面分为若干个防火分区、防火单元;竖向防火分区指上、下层分别用耐火的楼板等构件进行分隔。在建筑外部采用防火挑檐、设置窗槛(间)墙等技术手段,对建筑内部设置的敞开楼梯、自动扶梯、中庭以及管道井等采取防火分隔措施等。
防火分区的划分应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以及建筑的耐火等级、建筑内容纳人员和可燃物的数量、消防扑救能力和消防设施配置、人员疏散难易程度及建设投资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五)安全疏散
安全疏散的目标就是要保证建筑内人员疏散完毕的时间必须小于火灾发展到危险状态的时间。
建筑安全疏散技术的重点是安全出口、疏散出口以及安全疏散通道的数量、宽度、位置和疏散距离。
基本要求是: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设有至少两个安全出口;疏散路线必须满足室内最远点到房门,房门到最近安全出口或楼梯间的行走距离限值;疏散方向应尽量为双向疏散,疏散出口应分散布置,减少袋形走道的设置;
选用合适的疏散楼梯形式,楼梯间应为安全的区域,不受烟火的侵袭,楼梯间人口应设置可自行关闭的防火门保护;通向地下室的楼梯间不得与地上楼梯相连,如必须相连时应采用防火墙分隔,通过防火门出入;疏散宽度应保证不出现拥堵现象,并采取有效措施在清晰的空间高度内为人员疏散提供引导。
(六)防烟排烟
烟气控制的方法包括合理划分防烟分区和选择合适的防烟、排烟方式。划分防烟分区是为了在火灾初期阶段将烟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便有组织地将烟气排出室外,使人员疏散空间的烟气层高度和烟气浓度处在安全允许值之内。防烟排烟系统可分为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防烟系统是指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烟气进人疏散通道、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或消防电梯前室的系统。
排烟系统是指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外,控制建筑内的有烟区域保持一定能见度的系统。防烟、排烟是烟气控制的两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建筑防火设计中,应合理设计防烟排烟系统。
(七)建筑防爆和电气防火
在生产、使用、储存易燃易爆物质的厂(库)房中,当_炸性混合物达到爆炸浓度时,遇到火源就能爆炸。爆炸能够在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产生高温、高压气体,使周围空气强烈振荡。在环绕爆炸中心的一定范围内,建筑或人会因受到冲击波的影响而被破坏或造成伤害。
因此,在进行建筑防火设计时,应根据爆炸规律与爆炸效应,对有爆炸可能的建筑配备相应的防止爆炸危险区域,合理设计防爆结构和泄爆面积,准确选用防爆设备。
电气火灾在整个建筑火灾中占有13的比重,主要有用电超负荷、电气设备选择和安装不合理、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等原因。为有效防止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同时为保证建筑内消防设施正常供电运行,对建筑的用电负荷、供配电源、电气设备、电气线路及其安装敷设等应当采取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防火技术措施。
人间几度风雪
【篇一】2021年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必备基础知识点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测火灾早期特征、发出火灾报警信号,为人员疏散、防止火灾蔓延和启动自动灭火设备提供控制与指示的消防系统。
2.报警区域: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警戒范围按防火分区或楼层等划分的单元。
3.探测区域:将报警区域按探测火灾的部位划分的单元。
4.保护面积: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面积。
5.安装间距:两只相邻火灾探测器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6.保护半径: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单向水平距离。
7.联动控制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的用于控制消防设备(设施)工作的信号。
8.联动反馈信号:受控消防设备(设施)将其工作状态信息发送给消防联动控制器的信号。
9.联动触发信号:消防联动控制器接收的用于逻辑判断的信号。
【篇二】2021年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必备基础知识点
1)按衬里材料可分为:橡胶衬里消防水带、乳胶衬里消防水带、聚氨酯(TPU)衬里消防水带、PVC衬里消防水带、消防软管。
2)按承受工作压力可分为:、、、、、工作压力的消防水带。
3)按内口径可分为:内口径25mm、50mm、65mm、80mm、100ram、125mm、150mm、300mm的消防水带。
4)按使用功能可分为:通用消防水带、消防湿水带、抗静电消防水带、A类泡沫专用水带、水幕水带。
5)按结构可分为:单层编织消防水带、双层编织消防水带、内外涂层消防水带。
6)按编织层编织方式可分为:平纹消防水带、斜纹消防水带。
【篇三】2021年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必备基础知识点
1.产品标识
对照水带的3C认证型式检验报告,看该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是否一致。
每根水带应以有色线作带身中心线,在端部附近中心线两侧须用不易脱落的油墨清晰地印上下列标志:产品名称、设计工作压力、规格(公称内径及长度)、经线、纬线及衬里的材质、生产厂名、注册商标、生产日期。
2.织物层外观质量
合格水带的织物层应编织均匀,表面整洁,无跳双经、断双经、跳纬及划伤。
3.水带长度
将整卷水带打开,用卷尺测量其总长度,测量时应不包括水带的接口,将测得的数据与有衬里消防水带的标称长度进行对比,如水带长度小于水带长度规格1m以上的,则可以判为该产品为不合格。
4.压力试验
截取长的水带,使用手动试压泵或电动试压泵平稳加压至试验压力,保压5min,检查是否有渗漏现象,有渗漏则不合格。在试验压力状态下,继续加压,升压至试样爆破,其爆破时压力不应小于水带工作压力的3倍。如常用8型水带的试验压力为,爆破压力不小于。
切肤的痛
一级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设置“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客观题)、“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客观题)和“消防安全案例分析”(主观题)3个科目。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60条重要考点,一起来看看吧!
一、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1、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一、二、三、四级。
2、节点缝隙或金属承重构件节点的外露部位,应做防火保护层。
3、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长度和面积,一二级最大防火分区的长度250m.多层建筑最大允许建筑面积2500㎡,高层建筑最大允许建筑面积1500㎡.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均可增加1倍至5000㎡、3000㎡.
4、对于地下房间、无窗房间或有固定窗扇的地上房间,以及超过20m且无自然排烟的疏散走道或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30m的疏散内走道,应设机械排烟设施。
5、 ①建筑高度超过50m的公共建筑、超过100m的住宅,其楼梯间及前室、合用前室即便能自然排烟,亦均应设机械加压送风设施。
②内走廊超过20m,且无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设施,应设机械排烟设施。
③面积超过100㎡的一、二、三层的歌舞娱乐场所,地下一层、地上四层的歌舞娱乐场所,公共建筑内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应设排烟设施(自然或机械)
④通风和空调系统应设置排烟系统应设机械排烟设施。
二、建筑的防火分区、防火间距及疏散出口
6、建筑物内如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走马廊、自动扶梯等开口部位时,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
7、地下、半地下建筑内的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500㎡.
8、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到1000㎡.地下商业可增加1倍至2000㎡.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应按该局部面积的一倍计算。
9、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一、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为6-13m.
10、公共建筑和通廊式居住建筑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两个。
11、高度27m以下,建筑面积不超过650㎡或者任一户门至最近楼梯口的距离大大于15m的住宅,可设一个楼梯。
12、除建筑高度不超过54m的单元式住宅,高层建筑安全处口或疏散口必须设置两个安全出口。
13、建筑中的安全出口或疏散门应分散布置。建筑中相邻2个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14、娱乐场所、老幼建筑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直接通向公共走道的房间门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距离:一级二级不应大于25m.设有自动喷水系统的建筑疏散距离可增加25%,即25(1+)=.。
15、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出口,当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对外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16、疏散门或楼梯间的门应为推闩式外开门。
17、变压器室与配电室之间的隔墙,应设防火墙。锅炉房、变压器室应设置在首层靠外墙的部位,并应在外墙上开门。首层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的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的窗。
18、消防车道穿过建筑物的门洞时,其净高和净宽不应小于4m.
19、建筑物内的管道井、电缆井应每层在楼板处用耐火极限不低于的不燃烧材料封堵,其井壁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的不燃烧体。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20、电梯井和电梯机房的墙壁等均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非燃烧体。高层工业建筑的室内电梯井和电梯机房的墙壁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的非燃烧体。
21、疏散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其他建筑的室外,其倾斜角可不大于60°,净宽可不小于80cm.,且每级离扶手25cm处的踏步深度超过22cm时可不受此限。
三、室外消火栓系统
22、消防用水可由给水管网、天然水源或消防水池供给。
23、室外消火栓水枪的充实水柱仍不小于10m; (从地面算起)
24、民用建筑室外消防栓的用水量应保证25、20、30LS.按建筑面积计算。
25、环状管网的输水干管及向环状管网输水的输水管均不应少于两条。
26、环状管道应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内消火栓的数量不宜超过5个。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最小直径不应小于100mm.
27、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道路宽度超过60m时,宜在道路两边设置消火栓,并宜靠近十字路口。
28、消火栓距路边不应超过2m,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5m.
29、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120m.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超过 150m.
30、每个室外消火栓的用水量应按10-15Ls计算;水泵结合器的用水量 10LS-15LS.
31、高层建筑的消防栓充实水柱不小于10m-13m.
32、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应有一个直径为150mm或100mm和两个直径为65mm的栓口。地面至栓顶的高度不应小.
33、消防水池应满足自动喷水灭火延续时间按1h计算。
34、消防水池一类高层公共建筑、高度超过100m高层一类住宅、面积10000㎡至30000㎡的商场不小于36m3;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公共建筑、面积超过30000㎡的商场不小50m3,高度超过150m的为不小于100m3;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多层公共建筑、高层住宅一类建筑不小于18m3;高层住宅二类建筑不小于12m3;多层住宅不小于6m3.
35、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应设取水口,其取水口与建筑物(水泵房除外)的距离不宜小于15m.
四、室内消火栓系统
36、民用建筑用水量室内消火栓一般20LS,布置不小于4个。室内消防栓用水量:建筑高度大于50m 10LS 超高层建筑 30LS.
37、室内消火栓超过10个且室内消防用水量大于15Ls时,室内消防给水管道至少应有两条进水管与室外环状管网连接,并应将室内管道连成环状或将进水管与室外管道连成环状。当环状管网的一条进水管发生事故时,其余的进水管应仍能供应全部用水量。
38、高层工业建筑室内消防竖管应成环状,且管道的直径不应小于100mm.
39、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应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
40、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两个消防水栓的距离不应超过25m,水枪的充实水柱不应小于13m水柱。
41、室内消火栓栓口处的静水压力应不超过80m水柱,如超过80m水柱时,应采用分区给水系统。消火栓栓口处的出水压力超过50m水柱时,应有减压设施。
42、消防电梯前室应设室内消火栓,栓口离地面高度为,其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角。
43、同层消防栓距离不超过30m.栓口距地面.栓口为DN65.水龙带不小于25m,水龙口20mm.
44、应储存10min的消防用水量。当室内消防用水量不超过25 Ls,经计算水箱消防储水量超过12m3时,仍可采用12m3;当室内消防用水量超过25Ls,经计算水箱消防储水量超过18m3,仍可采用18m3.
五、自动喷水系统消防喷淋系统的类型
类型:湿式喷淋灭火系统(适用于室内温度4-700℃)干式喷林灭火系统(适用于室内温度4-700℃)预作用喷林灭火系统。雨淋喷林系统、水幕系统。
45、面积大于500㎡的地下商店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46、自动喷林系统的组成:报警阀、控制阀、水力警铃、系统检验装置、压力表、水流指示器。并设有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辅助装置组成。
47、报警阀安装距地面.
48、每个报警阀控制的喷淋头湿式或预作用喷淋头不超过800个。干式有排气装置的喷淋头不超过500个,干式无排气装置的喷淋头不超过250个
49、消防支管的管径不小于25mm.每个消防支管最多能带8个喷淋头。
六、消防水泵
50、一组消防水泵的吸水管不应少于两条。高层建筑设有防超压措施。
51、消防水泵房应有不少于两条的出水管直接与环状管网连接。
52、固定消防水泵应设有备用泵,其工作能力不应小于一台主要泵。
53、消防水泵应保证在喷头喷水后5min内开始工作,并在火场断电时仍能正常运转。
七、各机电专业的消防设计
54、多层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各层的每个防火分区,当其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均系独立设置时,则被保护防火分区内的送、回风水平风管与总管的交接处可不设防火阀。
55、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但连续供电时间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不应少于;医疗和老年、总面积大于100000㎡的公共建筑和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的地下室不应少于;其他建筑不应少于.
56、消防应急照明分消防疏散照明或消防备用照明,前者应用于楼梯、前室、大厅等公共部位,后者应用消防控制室等消防设备用房。
57、消防疏散照明应应用于按规定应设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建筑的疏散走道。
58、消防应急疏散照明,其最低照度走道不应低于,人员面积场所、避难层(间)不应低于,病房楼或手术部的避难间不应低于;避难走道、前室等不应低于.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柴油发电机房等消防设备用房的备用照明应不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
59、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门的正上方;应设置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m以下的墙面上,走道上的指示标志间距不应大于20m,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m,转角处不应大于.
60、建筑高度小于27m的住宅建筑的楼梯等公共部位可不设置消防应急照明,建筑高度小于54m的住宅建筑的楼梯等公共部位可不设置散指示标志。
优质工程师报名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