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访谈儿童记录

这城市月色多朦胧第几座灯让你心动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5516

首页> 社工> 社会工作者访谈儿童记录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你跟你的英雄联盟好好过

已采纳

小玲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你作为社区家庭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社区内像小玲家这样的隔代教养家庭(即祖父母抚养孙子女)越来越多,请针对这类儿童的需求情况,拟订一份社区服务方案。答题要点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隔代教养是由于社会的整体变迁而产生的,例如人口结构老龄化、独生子女政策、家庭结构愈加核心化、妇女劳动率提升及夫妻双职工等原因,造成儿童无人照顾,加之又缺乏政策的支持,所以才造成这样的情况。生活在隔代教养家庭的儿童可能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需要。(1)爱与关怀的需要。隔代家庭教养的产生往往由于年轻父母需要在工作中投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对于孩子的关爱、抚育、管教和照顾时间大大减少。然而,对儿童期的孩子而言,建立对父母安全的依恋可以发展儿童的许多亲社会行为,促进其心理、智力和社会化的发展。(2)交友和游戏的需求。隔代教养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是家庭的中心,在受到家庭保护的同时,更加需要与同伴合作,需要竞争的成长环境。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益的游戏活动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教育、道德形成、社会化发展等都产生积极影响。(3)课业辅导的需要。由于隔代教养家庭中的儿童基本是与老人生活在二起,而相当一部分的老年人不具备辅导孩子课业的能力,也无处获得帮助。因此课业辅导也是一部分此类家庭中儿童所迫切需要的。2.方案设计根据上述隔代教养家庭儿童的需要,现设计如下社区服务方案(1)方案名称:儿童群益(2)方案目标:增强隔代教养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拓宽儿童的社会交往与活动范围,使其获得更优质的成长环境。(3)方案实施策略:①开展亲子关系活动,为隔代教养家庭中的成员提供亲子教育的指导性服务:②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的资源,定期开展儿童交友、游戏活动;③成立社区志愿者队伍,定期为社区内儿童提供课业辅导服务。④方案执行:涉及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⑤方案评估:包括方案执行情况评估、家庭成员对各项活动的满意度、儿童对于相关活动的满意度以及效果评估等。案例四银燕幼儿园中二班周老师这半年多来,经常发现她班上的小朋友施巧巧身上有淤青,三天前,周老师在幼儿园门口还亲眼看见施巧巧的母亲张女士在打施巧巧,于是,周老师来到社区的家庭服务中心,要求社会工作者介入。如果你是一名专业社会工作者,请按照个案工作的进程设计一下社会工作者在各阶段的工作要点。答题要点在本案例中,求助者是幼儿园周老师,她反映的是班里小朋友施巧巧可能受到母亲虐待的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本案中的案主并不是求助者周老师,而是施巧巧及其母亲张女士。所以通过和周老师会谈、了解了事情的基本情况后,社会工作者需要拜访张女士,通过和她的会谈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开始个案辅导。(1)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与张女士初次见面,了解此次会谈目的,社会工作者要运用同情心、尊重、真诚、具体等技巧以及接纳、非评判等原则和张女士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同时会谈选择一个安全、温馨、舒适的场所,这可以帮助张女士在放松的状态下说明事实,澄清事情。社会工作者初步了解问题的成因、程度、频度等。(2)预估阶段。在现有资料的下,进一步全面搜集资料,和张女士一起确定问题与需要。资料收集可以从问题、人、环境三个维度进行考虑,同时关注张女士的优势与长处。根据现有的资料,可以初步判定张女士的问题属于心理和行为两方。心理方面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际访谈情况而定,但可能是由于张女士的生活压力大,这既可能来自家庭事务也可能来自工作,故仍有待收集资料后,进行预估判断。行为方面的问题表现为负面情绪的宣泄,不适当的教育方式,例如打女儿等。此外,女儿施巧巧也可能需要进行适当的情绪辅导。(3)计划阶段。社会工作者协助张女士一起设定个案辅导的目标和计划。个案工作的总目标是改善张女士的心理压力和教养方式,使其用恰当的情绪宣泄方式处理情绪,对于女儿也要采用适当的教养方式;处理施巧巧由于被打而带来的情绪问题。为了达成这个总目标,需要对张女士进行心理辅导和行为修正。其一.协助张女士宣泄积压于心头的负面情绪;其二,帮助张女±学习恰当的情绪宣泄方式硬压力管理技巧;其三.改变张女士不适宜的教养方法,教导其采用适合的教育方式。与此同时,对施巧巧进行必要的辅导,一则处理被打的情绪伤害,二则教导其与父母沟通的技巧。(4)实施阶段。根据计划展开服务,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里可以围绕三个方面进行:其一,增强案主力量,处理张女士的负面情绪,并教导其学习积极的压力管理技巧及教养技能;其二,处理施巧巧的情绪伤害,教导其与父母正向沟通的策略;其三,改善案主环境,强化家庭及幼儿园对于施巧巧及其母亲的支持,促进其改变与成长。(5)评估阶段。社会工作者对个案辅导进行成效评估、过程评估和满意度评估。此处,社会工作者也可以约见张女士的女儿施巧巧,询问其母亲的改变状况以此分析个案辅导的效果。此外,需要提前告知个案辅导即将结束。(6)结案阶段。社会工作者要与张女士一起回顾个案辅导的整个过程,巩固辅导效果。在张女士表现出离别依恋时,社会工作者要恰当地处理其离别情绪,鼓励她坚持采用个案辅导中学到的方法来处理自身情绪及女儿的教养问题。(7)跟进服务。个案结束之后,可对个案进行跟进,必要时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回访,并请求幼儿园给予施巧巧更多的关注与关心。

38评论

只求当年

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方法

130评论

梦里几时

案例背景

小伟,男,6岁,是单亲家庭中的一位贫困儿童,父亲由于2002年的那场车祸,失去了一条腿;母亲刚生下其不就便于父亲离了婚;叔叔是精神智力严重障碍的残疾人。全家靠爷爷奶奶的退休金来维持生活。服务对象刚生下不久便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并且是先天愚,但是因为家庭情况无力支付服务对象的手术费,一直拖了5年没有手术,母爱的呵护成为了服务对象最大的奢求。另外,服务对象由于身体的原因一直没有去上学。

问题分析

一是先天不足,不被同龄儿童所接纳。服务对象自幼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且是先天愚患儿,与同龄人一起玩耍的次数很少,先天愚造成了服务对象与人沟通存在一定的障碍。由于身体的原因,服务对象也没有去上学,整天在家里那几件屋子里活动,失去了应有的童年。

二是服务对象对母爱的缺失,见到女士就叫妈妈。服务对象性格温顺、比较听话,虽然是先天愚的先心病患儿但是很惹人喜欢。自从母亲离去后,服务对象的心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变的沉默寡言,比较内向。

三是家庭支持系统方面,服务对象与爷爷奶奶、爸爸还有叔叔的关系总体上比较和谐,爷爷奶奶是退休工人,父亲、叔叔没有工作,父亲与母亲离了婚,服务对象跟着父亲过。他对奶奶比较依赖,虽然年龄小,但是整天穿着奶奶的旧鞋在屋子里玩耍。

服务计划

目标。前期目标帮助服务对象链接资源,申请大爱之行项目救助,顺利完成先心病的手术治疗;中期目标是协调服务对象的母亲定期回家探望,弥补其缺失的母爱。最终目标是为服务对象合适的学校,学习知识,掌握一技之长,将来能够养活自己。

服务计划。第一,联系军区总医院(定点医院)的专家为其做免费的筛查,协助办理申请救助的手续材料,联系雷锋车队免费送服务对象去定点医院进行手术。第二,联系服务对象的母亲,向其介绍服务对象目前的情况,协调其母亲定期回家看望服务对象。第三,以调节者的角色,介入其家庭关系。工作员的角色之一是调节者,这个角色常常在开展家庭关系调解时运用。工作员在前期深入访谈以后,了解、熟悉了该家庭的关系,后期将根据服务对象的母亲与整个家庭间的关系进行调解。

介入过程

通过各种途径,和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一开始,工作员与服务对象的父亲通过电话建立了最初的联系,其父亲当时表面上和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实际上内心是抗拒的,所用的词汇及其简单、客套,表述的内容和其奶奶表述的内容有一定的出入,而且常看时间,双手抱在胸前。工作员为了分辨事情的真伪以及进一步获得服务对象的信任,决定亲自登门拜访。工作员的.一般工作原则是到服务对象的家进行会谈,看到工作人员到访时,服务对象很开心,其存在感增强,进而对工作员的信任度迅速增加。

帮助服务对象顺利的完成手术。根据大爱之行“社工用爱点亮‘心’希望——有先心病儿童,就找潍坊社工”项目的要求,受资助的服务对象需提供低保证明复印件及编号;非低保户农村籍提供当地农村村委会出具家庭经济情况证明并盖章;非低保户城市籍有工作提供所在单位出具收入证明并盖章;城市籍无工作单位提供城市居委会出具家庭经济情况证明并盖章;患病儿童的所有申报资料由其法定监护人负责填报,并保证所有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经各地民政部门对资料进行审核并盖章确认。服务对象的父亲在开一些证明材料或盖章时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工作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帮助服务对象顺利的备全了手术前需要的各种材料,并找了车免费送服务对象去军区总医院了进行手术。

在军区总医院的一个星期里,服务对象接受了专业的手术治疗,在监护室里待了一个星期,在这段时间里服务对象的爸爸和奶奶非常担心孩子的情况,工作员针对服务对象家长的着急焦虑的心里,开展了一次支持小组,缓解他们的焦虑,安心的等待服务对象健康的出院。

帮助服务对象制定术后康复计划,定期联系军区总医院为服务对象做术后复查。术后服务对象身体恢复的很好,活蹦乱跳,大大减轻了家庭的负担。但是新的问题又浮出了水面,服务对象的上学问题成为了这个家庭很苦恼的事情,一般学校都不收这样的残疾儿童,于是工作员就亲自当起了“家教”帮助服务对象学习文化知识,同时为服务对象联系特殊学校,解决上学难的问题。

对服务对象的妈妈给予情绪疏导,缓解其家庭关系。家庭是残疾人社会支持的最主要来源。服务对象的妈妈由于一些原因和其父亲离了婚,这将影响服务对象以后的生活。服务对象的妈妈离婚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儿子是先天愚的残疾儿童且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对孩子的外来不抱有希望;二是服务对象的父亲是残疾人没有工作、没有经济来源,家庭负担重。自从离婚后,就很少回家看服务对象了。服务对象见了女士就叫妈妈,对母爱的需求很大。工作员通过各方面协调,做心里疏导工作,目前妈妈定期的回家看望服务对象,带来应有的关心的爱护。服务对象在父爱母爱的呵护下健康的成长起来。

评估与结案

自工作员介入后,顺利的完成了手术,身体上恢复了健康,精神状态也明显好转,与同龄人接触的机会大大增多。服务对象的妈妈与爸爸、爷爷奶奶的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双方对抚养孩子有了全新的认识,服务对象经过工作员和全家的努力学到了很多的文化知识,也和小伙伴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服务对象身体健康的和爱的需求得到了满足。鉴于以上情况,本案已经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工作员与服务对象商量,双方同意结案。

反思

坚持尊重原则。工作员能通过尊重、接纳等技巧让服务对象体验到被尊重、被当做常人看待的心里体验,从而让其有信心走出家门并与人交流。在服务对象学习的时候,工作员和家人们商量,希望大家积极提问及夸奖他,保持互动,这让他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

坚持专业自主性。工作员坚持专业自主性才能获得服务对象及其家人的信任,才能保证服务目标的顺利完成,也才能坚持一切以服务对象利益为重的服务原则。服务对象在接受治疗的时候,工作员运用专业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知识缓解了家长们的焦虑心理,巧妙的处理了医患关系。

6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