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17357
被时间晾干
2023年健康管理师考试教材以公布,具体情况如下:健康管理师三级教材编著:王陇德作者: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版次:第2版出版设:人民卫生出版社 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教材作者: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版次:第2版出版设:人民卫生出版社健康管理师二级教材编著:王陇德作者: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版次:第2版出版设:人民卫生出版社健康管理师一级教材编著:王陇德作者: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出版设:人民卫生出版社健康管理师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健康管理师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盲人瞎爱
健康管理师自学可以先看看《中国营养师》教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等书籍。
健康管理师是国家新增职业,可以从事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机构、社区健康管理、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健康维护等相关工作。健康管理师是负责健康和疾病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的专业人员。健康管理师是2005年10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四批正式发布的11个新职业之一。
健康管理师与营养师、医生的区别为:营养师是从事营养咨询工作的专业人员,健康管理师是从事对人群或个人健康和疾病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的专业人员。健康管理师是营养师、心理咨询师、体检医生、预防医学医生、健康教育专家、医学信息管理人员的综合体,是一个高端职业。医生离开所在医院执业证书需重新变更,健康管理师全国通用,不需要年检。
笑得婉约
之前的知乎想法里给大家分享了健康管理师学习备考的正确步骤,有了行动计划具体该怎么实施呢?从今天开始,我们要真正一章一章的学习健康管理师教材的第一本书-基础知识啦!此处可以有欢呼声!!! 废话不多说,我们直接步入主题啦!第一章 健康管理概论,分为四节,分别是: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以下简称基本策略),第三节健康管理的发展趋势,第四节基本卫生保健。 1.重点:第一节概述和第二节基本策略 考点较细,但几乎都可以分解,进行理解记忆,所以难度指数一颗星。更幸运的是,我已经帮你们分解好了。 2.特别的点:第四节基本卫生保健是原第一版教材的第五章,第二版教材缩减成了一节,可想而知,不是重点,如果不想或没时间(看,我给你们找到了好的理由)看大篇幅文章,可略过,只记大小标题。 3.然后,唯一还没提到的第3节,教材中只有7页,在考试中不是重点 ,只记标题即可。 私人建议:作为未来的健康管理师,本节中,健康中国建设的两个文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小可爱们有必要了解下噢,以后我们跟别人讲健康管理的必要性和国家对健康产业的重视时可以用得到呦(白捡来的超级官方话术)。接下来,超级超级知识硬货上菜啦! 这是我总结的第一章概论的思维导图(考点、重点知识全部囊括在内),一些难理解的概念已经按照平常人的思维逻辑和考点分布情况给大家分解好了,大家可以直接拿去用~ 其实直接背诵思维导图就可以,如果一些小可爱喜欢背诵纸质文字重点,我把重要知识点的问题版及答案版也分别总结出来啦,大家可以依据个人喜好拿来背诵或做自我检验喔~ 首先,问题版如下: 第一节 概述1.起源 2.含义(不同角度理解) 3.概念 4.内涵 5.目标 6.健康定义 7.特点 8.健康管理的理论溯源 9.基本步骤 10.服务流程 11.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机构第二节 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1.基本策略的种类 2.生活方式管理的概念 3.生活方式管理的特点 4.健康行为改变的技术 5.需求管理的概念 6.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 7.疾病管理的概念 8.疾病管理的内容 9.特点 10.优秀的灾难性病伤管理项目的特征 11.残疾管理的目的 12.行为危险因素第三节 健康管理的发展趋势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3点内容 2.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3点内容第四节 基本卫生保健1.定义 2.原则 3.内容 4.特点 5.意义然后是问题+答案版: 第一节 概述一、起源 20世纪80年代-美国-保险业 21世纪后我国逐步兴起与发展 二、含义(不同角度理解) 1.公共卫生:找出危险因素,进行连续监测和有效控制 2.预防保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健康体检:延伸与扩展,健康管理=健康体检+检后服务 4.疾病管理:更加积极主动地筛查和诊治疾病 三、概念 健康管理是以现代健康概念(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新的医学模式(生理、心理和社会)以及中医治未病为指导,通过采用现代医学、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手段,对个体、群体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 四、内涵 宗旨:有效的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主体:经过系统医学教育或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的医务工作者 客体: 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亚临床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或康复期人群 健康管理服务的两大支撑点:信息技术、金融保险 公众理念:病前主动防、病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 五、目标 1.完善健康和福利 2.减少健康危险因素 3.预防疾病高危人群患病 4.易化疾病的早期诊断 5.增加临床效用、效率 6.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7.消除或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 8.对疾病结局作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 六、健康定义 1948年,WHO首次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七、特点 标准化、足量化、个体化、系统化 八、健康管理的理论溯源 祖国传统医学的治未病、中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的《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篇》 九、基本步骤 1.了解和掌握健康,开展健康信息收集和健康检查 2.关心和评价健康,开展健康风险评价和健康评估 3.干预和促进健康,开展健康风险干预和健康促进 十、服务流程 1.健康调查与健康体检 2.健康评估 3.个人健康咨询 4.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 5.专项的健康及疾病管理服务 十一、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机构 医院、健康服务机构、社区、政府(广义)、企业及集体单位、健康保险公司第二节 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一、基本策略的种类 生活方式管理、需求管理、疾病管理、灾难性病伤管理、残疾管理和综合的群体健康管理。 二、生活方式管理的概念 是指以个人或自我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活动。 膳食、身体活动 、吸烟 、适度饮酒、精神压力等是目前对国人进行生活方式管理的重点。 三、生活方式管理的特点 1.以个体为中心 ,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用 2.以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 3.通常与其他健康管理策略联合进行( 课本上没有,需添加 ) 四、健康行为改变的技术 教育、激励、训练、营销 五、需求管理的概念 通过帮助健康消费者维护自身健康和寻求恰当的健康服务,控制医疗成本,促进健康服务的合理利用。 六、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 患病率、感知到的需要、消费者选择偏好、健康因素以外的动机 七、疾病管理的概念 是一个协调医疗保健干预和与病人沟通的系统,它强调病人自我保健的重要性。 八、疾病管理的内容 人群识别、循证医学的指导、医生与服务提供者协调运作、病人自我管理教育、过程与结果的预测和管理、定期的报告与反馈。 九、疾病管理的特点 1.目标人群是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 2.不以单个病例和(或)其单次就诊事件为中心,而关注个体或群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3.医疗卫生服务及干预措施的综合协调至关重要 十、优秀的灾难性病伤管理项目的特征 1.转诊及时 2.适宜的医疗服务计划 3.具备综合业务能力的服务队伍 4.最大程度帮助病人进行自我管理 5.尽可能使患者及其家人满意 十一、残疾管理的目的 减少工作地点发生残疾事故的频率和费用 十二、行为危险因素 可改变:吸烟、饮酒、不合理膳食、静坐生活方式(口诀:烟酒动吃) 不可改变:年龄、性别、种族、遗传第三节 健康管理的发展趋势一、国际发展趋势 日本是亚洲地区开展健康管理较早的国家 二、健康中国建设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1.强调预防为主,防患未然 2.坚持共建共享,全民参与 3.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 1.突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综合性和社会性 2.强调慢性病防控的个人健康责任 3.行动计划与预期目标明确可操作第四节 基本卫生保健一、定义 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得起和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卫生保健服务。 二、原则 1.合理布局 2.社区参与 3.预防为主 4.适宜技术 5.综合利用 三、内容 四个方面:促进健康、预防保健、合理治疗、社区康复 八项内容: 1.对当前主要卫生问题及其预防和控制方法的健康教育 2.改善食品供应和合理营养 3.供应足够的安全卫生水和基本环境卫生设施 4.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 5.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 6.预防和控制地方病 7.常见病和外伤的合理治疗 8.提供基本药物 1981年,WHO新增一项内容:使用一切可能的方法,通过影响生活方式、控制自然和社会心理环境,来预防和控制非传染疾病,促进精神卫生。 四、特点 社会性、群众性、艰巨性、长期性 五、意义 1.充分享有健康权 2.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提高人人健康水平 4.提高精神文明水平千辛万苦码了三千字,亲爱的小伙伴们,如果觉得对自己有帮助的话,动动手指点个赞呗~ 对啦,我是利用思维导图和AnkiAPP制作知识卡片来记忆重点哒,如果大家需要Anki知识卡片教程,可以在下边评论,呼声高的话下期专门出期教程,第一章配套练习题,私信我免费赠送,配套答疑服务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