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一行心理咨询师曾老师

歌怀
  •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9421

首页> 心理咨询师> 知一行心理咨询师曾老师

8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欲渡

已采纳

1.她,江湖人称光姐现役二级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治疗师 注册催眠师,高级颂钵疗愈师, 父母课堂讲师,青少年成长关注者 一个在滚滚红尘摸爬滚打40多年的中年少女 一个16岁男生的懵懂而并不温柔的老妈 设计师,高校老师,知名外企,心理咨询 一个多次跨界但干一行爱一行的无固定工职人员 一个对世界永远保有好奇喜欢说走就走的旅人 一个热爱外面的世界但也沉迷于厨房的家庭主妇 一个喜欢批判现世但又总是抱有希望的普通公民 一个执着于美食,爱,与旅行的小女人  2.她,酷爱旅行与自驾          这位如果在家里待两个月没有出去任何家以外的城市,就几乎快要窒息的旅行疯子,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大部分工资捐给了交通和酒店事业。      不但自己喜欢跑,更喜欢带着儿子跑,很多人因为生了孩子而中断了旅行的脚步,而,光姐,孩子只是增加了她上路的动力。十多年间,她带孩子跑遍了中华大地,跑遍了欧美,东南亚。       她和孩子一起去腾格里沙漠撒欢,一起去漠河找北,一起去郭亮看郭亮洞这种悬崖上挂壁公路的奇迹,一起去北极看极光,去威尼斯参加面具节狂欢,去意大利西西里岛自驾,去马来西亚没水没电的人鱼岛看海,去阿里大北线穿越,全部搭乘公共交通去环游台湾岛,并且让每一个相遇的人留言。         自已策划,自己排版,出品了一本《儿子,咱们去旅行》,深受朋友们追捧。       她,也超级喜欢自驾,她曾经一个人在没有导航没有地图的情况下在德国自驾,也曾经一个人在美国连续开车11天,每天开9小时。她自驾开过瑞士最有名的最难开的19号公路 ,开过美国海拨最高也是难度最大的黄石公园东门的熊牙公路,开过旧金山坡度45度的九曲花街。  3.她,是在路上的家庭治疗师       她非常喜欢心理学,十年来,不间断跟随美国催眠大师,世界排名第一名催眠大师斯蒂芬.吉利根,德国家族系列排列创造人海灵格,法国塔罗大师阿希卡,旅居印度多年的奥南朵学习。      近年来一直跟随华人最著名的家庭治疗大师李维榕老师,和中德家庭治疗班老师系统长程地学习家庭治疗。     现在,她是 一个二级心理咨询师,一个集累了上百个案例的知名催眠师 一个执着于声音之美的高级颂钵声音疗愈师 一个对未知充满敬畏的塔罗解读师 一个致力于亲密关系和家庭幸福的婚姻家庭治疗师, 一个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父母课堂讲师    目前为止,已经接待上百个家庭来访。分别涉及婚内外亲密关系,大学生恋爱问题,中年人失恋情况,青春期少年情绪问题,网瘾问题,各种亲子关系(成年人与年老父母的相爱相杀不能和解,年轻父母与青少年孩子的沟通阻塞问题),高考考生减压,外企职员职业困惑,大学生就业指导等等。      来访者分别来自北京,上海,武汉,成都,贵阳,杭州,宁波,温州等地。         来访者有外企总裁,高管,杂志主编,IT经理,老师,会计等等。       并且进驻各学校企业去做公益讲几十场,目前服务的学校有: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树人中学,芳草园小学,赤壁路小学,五老村小学,河西南外,服务的企业,西门子,博世,福特。       她说,我去丈量世界,看到很多在我想象之外的存在,我去体验不同的生活,是为让我自己能够更理解更接纳这个大千世界。    我希望对每一位来访者: 是理解而不是批判 是接纳而不是拒绝 更好的 看见他们 理解他们 然后 点亮他们

30评论

爱海

01寻求挑战,一般来说对工作缺乏热情的人,往往是因为平平淡淡,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所以才会因为这种不上进的状态而感觉失去了热情,所以想要保持热情,那么就一定要不断的突破寻求新的挑战,这样才能够让自己更加的积极向上。02制定目标,工作中如果没有目标,每天浑浑噩噩的过肯定会没有热情,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目标,但是目标不要过于的模糊,目标过于模糊只会让自己失去动力,所以一定要协调自己的目标,制定自己能够达到的目标,这样才能够调动自己的积极性。03选择朋友,职场也是一个人的交际圈子,所以在职场中一定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在职场中所交的朋友,往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职场的工作,所以远离那些低迷颓废的朋友,而应该选择一些积极向上的朋友,这样也能够带动自己的工作热情。04调整计划,如果自己现在的事业发展不是很顺利而且比较动荡,那么在这个时候,你可以选择调整自己的人生事业规划,让自己有一段休息的时间之后积极的投入到自己热爱的工作之中,就会有更多的激情和动力。05勇于竞争,即便自己现在在某个领域已经非常的出色,但是也不要骄傲自满,要相信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以时刻保持对工作的热情,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够有资本跟别人竞争。06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可能一份工作做的时间比较长了之后,我们就会感觉没有什么难度了,其实越简单的事情越容易出现错误,所以在工作中做每一件事情都一定要认真对待,尽量做的更加的完善,这样才能够有工作的热情。07学习新的知识,俗话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可以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因此任何的工作岗位,都一定要坚持不断的学习,积累自己的财富,这样才能够让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识,为自己的事业发展铺路。08学会自我减压,任何的工作都会有一定的压力,有一些人往往是因为压力过大,而感觉彻底的放弃,所以浑浑噩噩的没有工作热情,那么是这种情况的话就应该学会自我解压,从身体上到心理方面,学会彻底的放松排解压力,这样轻装上阵之后,才有更好的工作热情。

59评论

风城烟雨

要想保持每天上班都很热情,必须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1、寻求挑战因为你一直处于平平淡淡,无欲无求,或者不求上进的工作状态,失去工作热情是比较正常的去事情,你只有不断的寻求挑战,不断的突破,你的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对待工作的态度也就想当然的开始改变。对自己的要求多一点,懒惰只会让你一蹶不振。2、放远目标如果你觉得你达不到你自己的目标,那么只能说明你的目标太过模糊不清,这就让自己失去了前进的的动力。如果你制定的目标不能够调动你的积极性,那么目标的实现就会变得遥遥无期。真正能够激励你不断前进的是一个明确而又具体的远大的目标。3、选择朋友职场的人际关系也是非常关键的,要知道你所交往的人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你的生活,远离那些不支持你的朋友,如果你与愤世嫉俗的人为伍,那么你就会逐渐被同化。去结交那些支持你并且希望你开心快乐和成功的人,那么你对待生活和工作就会更有热情。4、调整计划如果你现在处于事业动荡的波峰时,那么你就要懂得给自己安排一个休整点,让自己获得一段时间的休息,即便是离开你现在无比的热爱你的工作,只有当你获得一段时间的休整之后,你才会在重新投入工作更加的有激情和动力。5、敢于竞争即使你现在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但是无论你多么的出色,人外天人,天外有天,这一点是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的,所以要时刻保持对工作的热情,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有资本与别人竞争,因此学会谦虚是非常有必要的,竞争会让你更加深刻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不足,要知道,超越自己比超越别人更重要。

12评论

曾经热爱

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量。多读一些好书,能让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 读书使课内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的,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大量的阅读,可以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直至形成能力。 读书提升人生境界,强化人文精神,真善美广植人心。课外阅读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人文精神。在学生评价课外阅读的意义和价值时,学生认为“有书相伴,人生不寂寞”、“在阅读中品味人生,提升了人生境界”,这也是课外阅读的一种必然收获和最大收获。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每一个学生要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把读书,应视为自己的乐趣。

100评论

风声犹冷

呵呵,不知是你关键掉链子还是平时也掉链子,平时不显,关键时让男友没面子。你的男友应该很喜欢你,不然早就为此闹别扭分开了,你应该珍惜。同时多跟男友沟通交流,是你哪方面做的不够好,尽快学习,努力改掉自己身上的不足。不然时间长了,对你跟男友的关系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91评论

扮途人

你好,这种情况平时要多出去走,然后多交流,这样会好点的。平时也要多出去散步,多跟人交流,这样就会好点的。

178评论

而已

读书是一个终身的学习过程,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收获知识、结识朋友、开阔视野,还能提高自我的层次,那么,具体说来,读书的好处有哪些?请看专家解答。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其实,读书就是将人类浓缩几千年的科技、文化快速习得的最佳方式。

38评论

失心猫

而我们主要讲的是怎么梳理自身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自身的阴暗面。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很多人最常见的生活压力的问题,感觉烦躁,不安,矛盾,这是一个最为简单却又最为复杂的问题。简单在于普遍,所有人都在对这样一个问题进行应对,复杂在于出现压力的内容多种多样,个体的差别也千变万化,面对不同样的压力以及不同的人体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去进行处理。 比如就生活水平达不到个人期望产生压力作为一种常见压力,往往不同的人群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而这些应对方式并没有优劣之分: 较为积极的人往往会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状况为目标,通过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来满足自己对生活水平的要求来缓解这种压力(注意是缓解而并非是解决,人欲无边,这种压力哪怕生活中上的人也无法解决,是贯穿很多人一生的),也有的人通过调节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 旅游 ,健身等转化于外,转移自己的实现以排解压力(对,您看到的没错,转移自身视线往往是一种积极的人排压方式)。 而较为消极的人的排压方式较为不同,通常也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心理暗示不断的否定自己的内心想法,达到“我认为自己想在过得很好的效果”,同样也通过不断的适应生活、降低自己的生活标准来达到这个目的;另一种是一种心理比较,通过与比自己过得更差的人进行对比而得到自己的心理满足,从而实现一种心理平衡,进行排压。 然而,并非积极的人的处理方式就是好的,并非消极的人的处理方式就是差的,这种简单的划分也并不能辨析个体之间的差异。在对自己产生良好认知的情况下,生活的态度往往更能帮助自己解决心理问题。而解决生活水平压力往往实现、转移、平衡、适应这四种也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当然,这也是解决心理问题的大多方式。之所以说大多,还是坚持不能一概而论的原则,如果您需要解决心理问题,那希望描述更为具体,我将耐心为您解答。 生活中,很多人的内心会由于自己环境以及成长过程的影响,产生或多或少的一些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有的并不严重,所以并没有引起重视。 比如说轻微的焦虑,轻微的烦躁,轻微的抑郁等等,这些都是 情感 的正常表现,可以通过自我调节,不会对人生活产生副作用。那么当有的人觉得自己的心理问题对自己产生影响的时候,就会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如何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所谓的外部方式,就是通过心理医生的专业指导或者通过朋友的开解等等,有一些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喜欢找闺蜜,找朋友喝酒聊天,跟他们倾诉一下。 所以我们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比如说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找好哥们好闺蜜过来说一通,唠唠叨叨两个小时之后,把心里话全说出来,心情豁然开朗,糟糕的情绪也没有了。 这个就是所谓的通过朋友来疏导,而另外一种就是经过心理医生的专业指导。 当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时候,建议去找心理医生指导,因为他们是相对专业的,他们能通过更专业的方式来,只解决大多数人心理产生的问题。 有这样一句话叫做:求人不如求己。 这是一个非常直白,但是非常有内涵的道理,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不要依靠别人,要学会通过自我去调节。 比如说有一些心理问题的时候,要通过自己去散心排解等等,来疏导这一个问题,当自己想开了豁然开朗的时候,那么一切根源全都不存在了。 有这样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有一天,一个年轻人到菩萨庙里面去拜菩萨。 他看到和他一起拜菩萨的人,长得和菩萨一模一样,这个时候他就问:“我看您和菩萨长得一样,请问您是菩萨吗?” 这个人说:“是的,我就是菩萨。” 这个年轻人更诧异了,说:“那你为什么自己拜自己呢?” 这个菩萨就说:“因为我也明白需要靠自己的一个道理呀。” 所以对于我们心理方面出现问题的时候,如果不是特别严重的话,还是靠自我去调节好一点,很多人心里面会因为感情或者因为一些事情出现心结,这个时候只有靠自己去感悟,如果想开了,那么一切都会迎刃而解。总的来说,就是通过自己调节或者严重的时候就找心理医生去解决,人活一生,不管怎么样心情好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在这里,我们也希望大家能拥有一个 健康 的身心,迎接自己美好的人生。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不必把自己的问题看得过于严重。另外,当你承认自己的问题时,其实,已经迈出了最难的一步,接下来只花心力解决问题就好了。所以,承认问题的那一刻,你的问题可以说,已经解决了至少一半。 如果你真想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那么你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改变自己的状态,不去想让自己感到痛苦的事情,不要让自己陷入悲观的情景中,要相信自己。 2.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忙起来,让自己没有时间去思考那些杂乱的问题, 3.做一些能够激励自己的事情,让自己拥有积极的心态。 4.交一些有正能量的朋友,一般心理有问题的都是比较孤僻的,可以通过多交朋友来开阔自己的心胸,让自己正能量爆棚。 以上是我的一些个人见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心病还得心药医,看淡一切,别在丁是丁卯是卯了,随变,所其自然。 看心理医生,找学校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心理辅导师就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学原理,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掌握并解析求助者的心理问题,针对性提出心理辅导、心理疏导方案,帮助救助者完成情绪管理的专业人员。很理解你此时的心情。我作为那些没有学习过心理学的人有以下几个办法可以解决心理问题;1 参加当地的心理学的活动。有的咨询室里会定期举办沙龙等活动,同时,多看心理学的书籍。 2 找一个值得信赖的心理咨询师,让这个心理咨询师做自己的心理医生。找到一个值得信赖的心理医生,不但可以帮助自己,还可以帮助自己的家人。先不要自己确定自己的心里 多参加同学们 健康 的集体活动 看一些社交内容的书籍把自己的文化 体育 等科目搞好这可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正确的心理自信是克服心理障碍的最有力武器每个人的个性不同,心理也有所差异。但一个人心理也有相对稳定的区域。 个人心理过程,包括认知, 情感 体验和意志三个步骤。 要解决好自己的心理问题,得根据个人的认知和 情感 体验,对自己做一个清楚的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再坚定意志,寻求解决方法。 具体的做法是 1.把自己对事件的认知和想法清楚的罗列出来。比如愤怒、厌恶、憎恨、害羞、惭愧、喜悦等等。 2.再根据罗列出来的情绪或想法,分析引起这种情绪的原因。 比如,我很郁闷,因为我的一个朋友误解了我。 3.再根据原因去寻找解决方法。 朋友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事情,误解了我。 用什么方法可以把这个误解消除。 可以通过个人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 可以通过朋友搭建桥梁进行解释说明。 可以通过创造机会做其它方面的交流, 再逐步决问题。 4.当自己和身边的亲朋好友都无能为力,感觉自己难以平复自己的心理问题时,求助心理医生是一个好的方法。 找一个地方静一静把自己遇到的问题重头到尾的想一想,如果有什么想不开的可以找一个人倾诉一下,往往不是太大的问题,在你倾诉的过程中也可以和朋友聊聊天,再来是好好的睡一觉你就会发现你自己已经在 慢慢走出来了。遇到心理问题要及时让自己冷静下来,并且多找人沟通。 能够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说明还是很理性,能够做到自我反省,其实意识到自己有问题就会自我调整,不悔改的是那种总自我感觉良好的人。 有所谓心理和精神问题的朋友,当前对于你最重要的事情是把贴在你身上的各种“症”和“病”的标签赶快撕掉。 你的所有负面情绪世界上每个活人都有,就如同呼吸,要说是病,那每个人都有病。就如同吃饭症、睡觉症一样可笑。既然是正常的,就不需要解决,也解决不了,除非把生命解决掉。你们就是个正常人,和别人没有任何区别。所以,心理和精神问题就是个伪命题,去解决心理问题这就是问题本身,这是个可怕陷阱,一旦掉进去,自己浑然不觉,连跳出来的意识都没有。 我们和一般人又有何不同呢,区别是别人有了负面情绪没有陷进去,我们不但陷进去了而不知是陷阱,当然也就不知道要跳出来,更别谈如何跳了,只能无辜地苦苦挣扎。 因此,有了负面情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千万别陷进去。陷进去了也别怕,只要知道是个陷阱,不需要解决什么,只需要跳出来就啥事没有了。有人说:“我跳不出来啊”。那是因为你不知道陷阱是怎么来的,也不知道陷阱的原理,更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掉进来的。你连陷阱都看不见,那当然就不知道如何跳出来的。如果知道了这些,反其道而行,自可跳出来。陷阱在哪呢?在于我们内心的各种执著和欲望,自己它给自己编了一张张无形大网,把自己牢牢束缚住,并在解决以为是自己心理问题原因的各种现实问题过程中,网越织越密,直至自己动弹不得。倘若反其道行之,唯有放下各种执著和欲望,放下对任何问题的解决,再燃能从陷阱中彻底走出来。这就是迷途知返。 有人非要问我具体方法。并没有什么具体方法。我们的内心无时无处不在。内心的问题不能靠外在的方法解决。我们还是吃饭、睡觉、工作、学习、生活,该干啥干啥,既然没有病当然也只能该干啥干啥,否则还有其它需要干的吗?但这时的该干啥干啥和以前是截然不同的。现在吃饭时只想吃饭,睡觉时只想睡觉,工作就是工作。学习就是学习,安住于当下,既不后悔过去,也不恐惧未来就可以了。 传统心理学由于不明白心理问题是怎么回事,不明就里,针对表面的各种负面情绪和生理反应科学系统地发明了很多看起来很科学、很高明、很高大上的各种“症”和“病”,让人眼花缭乱,不由得赞叹心理学的伟大与高明。为了高明,传统心理学家还精心设计了各种量表,显得无比精确和科学,让人深信不疑。然而,这真是可笑之极。我们的内心居然可以这样精确和不变。任何一个所谓正常人,有负面情绪时,都会给贴上一个标签。 为了掩盖自己的无能,传统心理学家告诉大家:“这不但是个病,而且一辈子好不了,必须终生服药”。这个结论不知道把多少人推向了绝望的深渊。我们一旦深信这个结论,就会认命,就会放弃自己,就会行尸走肉般度过一生。这真是莫大的悲哀。 要知道,我们的一切都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归因于外在,而我们又改变不了外在,那除了绝望还能有什么?同理,如果我们把所谓心理问题的原因归于外在,认为是由于遗传、家庭、环境、疾病、金钱、别人或某一件事等造成,如果这些外在问题能够改变还好(其实即便改变也无济于事),假如改变不了,那你除了绝望还能有什么。 要知道,我们的内心掌控权就在我们自己手里,开不开心,抑不抑郁,焦不焦虑是我们自己决定的。自己的心态只能自己去改变。同样的问题可以不同的心态去应对。假如我们不愿意去改变,那谁也没有办法。 我们的内心与外界没有任何关系,和生理也没有任何关系,相反生理变化是由我们内心变化所引起的。如果我们把原因归于外在,那我们就失去了自己对自己生命的掌控权,就会听天由命,就会随波逐流,是对自己的完全不负责任,是把自己交给了别人,仍由别人宰割。 然而,你的内心只能自己去改变,别人动不了丝毫。如果希望靠让人改变自己内心,那简直是天方夜谭。腿在自己身上,别人只能告诉你方向,每一步都需要自己去迈。迈一步是一步,不迈就在原地。 我不是说我们大家过去不努力,恰恰相反,而是大家太努力了,可以说是竭尽全力,用尽了各种手段和方法,甚至努力几十年,但就是走不出来。为什么呢?因为大家把方向搞反了,没有找到原因,南辕北辙了,结果是越努力越严重,还不如啥也不干。 看似苦海茫茫,其实岸就在身后,就在跟前,一回头,一转身就是。我们只要现在开始停止释放负能量,并开始释放正能量。这一念的转变你就已经好了,你就已经回头了,你就已经转变方向了,坚持下去就好了。那么,什么是正能量呢?正能量就是每一念、每一言、每一行都是无我利他,我的文章里说的太多了,我就不在详述了。心理和精神问题本来是由于错误的思维模式造成的。然而,我们在解决它过程中还是用旧有的思维模式去解决。这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错上加错,雪上加霜,越陷越深。这也是心理和精神问题很难走出来的原因。反向反了啊!我们必须从改变旧有思维模式入手,而旧有思维模式是由于错误的观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的。这才是问题的根源。明白了这个道理,从改变观念入手,心理问题自然就不见了。其实,何止是心理问题,人生中的所有问题都是这样的。有人说,改变思维模式太难了。你还没有改,怎么就知道难了?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我们建立起新的思维习惯,旧有的自然就不见了。有心理和精神问题的朋友,无论你现在处于什么情况,首先你一定要明白,你本身除了快乐并没有一丝痛苦,这才是真正的你。无论你此时面临什么样令人绝望的现实问题,比如重大疾病或重大经济问题,你都应该是快乐的。无论你此时的内心多么痛苦,多么绝望,多么摆脱不了各种负面想法,那些念头死死多么缠住你不放。请一定要相信我,这些都不是真的,无论再真实都不是真的。那是你自己给自己创造的幻象。再痛苦再绝望再特殊的都不是你,也不属于你。既然不是你,就毫不客气把痛苦抛弃掉,就像一件旧衣服一样抛弃掉。没有抛弃不掉的。一旦抛弃掉了,你只剩下快乐。 不要以为这很难,难是因为你不相信我,所以也不愿意去做。你一做,就会发现它就是一个纸老虎。黑暗看起来再可怕,但遇到光明,哪怕一丝光明,都会立即消失。 至于如何去做,我说的太多了。对于自己头脑里源源不断萌生的各种让自己不舒服的念头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不理不理在不理,千万不要和它对抗和去解决它,就是不理。只要去理了,就是在滋养它,就是在被它拖走。 负面思维非常狡猾,神出鬼没,千变万化,软硬皆施,千万不能上当跟它走。 我们一方面不理会负能量,另一方面还要释放正能量。能量是所有问题最深层次的原因。我们现在的这个状态,就是因为缺乏正气,缺乏正能量所造成的。我们要想得到正能量,就必须先要释放正能量。就像如果我们希望在秋天收获果实,就必须在春天播下种子。这是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正能量时战胜一切的真正利器。它就是光明,没有它战胜不了的黑暗。我们只管释放正能量,毫不理会负能量就行。思维越少越好。思维越多,障碍就越多,负能量就越多。 我们的生活不需要任何改变,我们只需积极投入到工作学习中,以奉献之心对待工作和家人,热心帮助他人。化怨恨为感恩,化担心为祝福,一念之间我们的未来就已改变。 如果我们现在实在没一丝力量,分分钟被负能量揪扯着,已经耗尽了力气,也要坚决不理这些,这也不是真的。真正的你生机勃勃。你可以只管发一些正能量的愿望,希望别人不要有自己的痛苦。正能量的力量非常大,很快自己就能感受到。内心会平静下来。 如果是自己的家人或孩子陷入心理和精神问题,也千万别受孩子影响,只管提升自己的正能量,千万不能执着孩子。你执着什么,就会被什么牵着走,这样你不但帮不了孩子,还会把自己拖进去。放下孩子一切问题,不再受孩子任何影响,只管一心提升自己,让孩子被自己影响,从而最终把孩子拉上来。

180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