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长医师执业证与资格证

调红颜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4958

首页> 医学> 中医专长医师执业证与资格证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弱肉强食

已采纳

随着中医药法的正式实施,国家在中医行业的投入和政策鼓励也会越来越大。对于有一技之长却无证执业的中医人来说,中医传统医术确有专长是考取执业医师的合法执业的唯一途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和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区别第一,申请开办诊所的范围有所不同:两种证书都是由国家政策引导下进行的考试或者考核,在拿证后都具备开诊所的资质。区别在于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能直接在当地开诊所,直接备案;而持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的人员相对来说多了一道门槛——5年在其他医疗机构从业经历,满足条件后才能顺利开业。第二,执业范围不同!专长医师资格证执业范围仅限于报考的某个特长,会什么~考什么~用什么。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执业范围服务更全面,属于全科执业。第三,报考条件上的差异:1。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要求(新专长):通过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有专业中医技术的民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有老专长证),可以申请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2。 中医类执业医师资格证:参加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分为三类:一类是具有国家承认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中医学或者针推专业毕业生;一类是国家认可的以师承方式学习的人员(三年出师考助理再考执业医师)以及有确有专长证的人员(老专长);一类是符合报名条件的外籍人员和台港澳居民。无论哪一类都必须符合学历方面的要求!更多问题请@淘哥说中医无论学中医,还是学西医,首先要有一个系统的过程,才能建立完备的知识结构。没有系统正规的知识结构和大量临床实践,人文关怀都是天方夜谭,偏方秘方也都是旁门左道。只会中医的人是不适合现代社会的,也是对患者所给予信任的最大亵渎。无论中医西医,不懂得学习,不懂得接受其他模式的医学的话,只能进退维谷,固步自封,这种人不配做医生。

21评论

正逢初韶

一个是地方性质,一个是全国统一。《医师资格证》:又叫《执业医师资格证书》。该证书是考生通过全国统一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或者是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而颁发的全国范围的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有国家统一发放,全国有效,医疗技术方面认可,可证明持证人具有独立从事医疗活动的资格和医学能力,且如果没有违规行医问题,证书永久有效,证书为红色封面,如下图:

《医师执业证书》:该证书的适用范围较《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有限很多,属于地方性质的行医资格证书。持证人允许在指定的医院行医,一旦在行医过程中出现违规问题,即被注销执业证书。如果持证人的工作单位发生变化,也要重新获取该证书。也就是说,该证书,持证人和工作单位是绑定在一起的。证书为绿色封面,如下图:

此外中医方面的《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和《中医师承或确有专长证》也很让人头疼。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和《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为国家正规证书,而《中医师承或确有专长证》为假证书。

165评论

亲热天堂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国家承认。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核是对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是否具有申请参加医师资格考核的资格评价和认定。只要获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就可以独立行医,独立开办诊所。

中医(专长)医师实行医师区域注册管理。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者,应当向其拟执业机构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中医药主管部门提出注册申请,经注册后取得《中医(专长)医师执业证书》。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中提到“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取得《中医(专长)医师执业证书》者,即可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以个人开业的方式或者在医疗机构内从事中医医疗活动。”

中医(专长)医师通过学历教育取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医专业学历的,或者执业时间满5年、期间无不良执业记录的,可申请参加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1、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实行专家评议方式,通过现场陈述问答、回顾性中医医术实践资料评议、中医药技术方法操作等形式对实践技能和效果进行科学量化考核。专家人数应当为不少于五人的奇数。

2、考核专家应当对参加考核者使用中医药技术方法的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并针对风险点考核其安全风险意识、相关知识及防范措施。根据参加考核者使用的中医药技术方法分为内服方药和外治技术两类进行考核。

3、内服方药类考核内容包括:医术渊源或者传承脉络、医术内容及特点;与擅长治疗的病证范围相关的中医基础知识、中医诊断技能、中医治疗方法、中药基本知识和用药安全等。

4、考核程序分为医术专长陈述、现场问答、诊法技能操作和现场辨识相关中药等。

5、考核专家应当围绕参加考核者使用的中药种类、药性、药量、配伍等进行安全性评估,根据风险点考核相关用药禁忌、中药毒性知识等。

6、外治技术类考核内容包括:医术渊源或者传承脉络、外治技术内容及特点;与其使用的外治技术相关的中医基础知识、擅长治疗的病证诊断要点、外治技术操作要点、技术应用规范及安全风险防控方法或者措施等。

160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