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宗元注册会计师

心寄他身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3818

首页> 注册会计师> 朱宗元注册会计师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oung青涩

已采纳

(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家天下王朝。都城安邑。
夏朝简略:
大禹治水,有功天下,被禹立为继承人。
禹收九洲,金铸九鼎,以显其功绩及威信权力。
禹之子启,承袭父位,中华历史第一个家天下的王朝-夏朝。
奴隶制社会大致形成于禹在位时期。
禹传位启,启传位太康,后历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履癸。
履癸即桀,夏王朝最后一位大王

(约前16世纪-约前11世纪)
商朝简略:
夏桀无道,部落首领汤反。建立商王朝。一开始定都毫(念:bo。今河地商丘。),后盘庚在位时迁都殷(今洒南安阳小屯村)。所以,商朝亦叫殷商。
汤之后有:
外丙、仲壬、太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澶(没有水字旁的)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庚丁、武乙、太乙(文丁)、帝乙、帝辛。
帝辛即纣,商王朝最后一位大王

(约前11世纪-前2022年)
周分两段,西周、东周。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市西)。东周都城洛邑。
西周
(前11世纪-前2022年)
商末,文王姬昌反。文王后,其子武王继续反商,纣王自尽,发取而代之,国号为周,幽王无道,锋火戏诸侯而失信天下,最后亡国。
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武王姬发朝为西周
东周
(前2022年-前2022年)
东周后,国势衰危,后分为两段,就是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前2022年,周郝王2022年,秦国(当时一诸侯国)灭周朝。

(前2022年-前2022年)
秦朝结束了奴隶制社会,进入了封建制社会。
秦朝建都咸阳(今西安)。
从周郝王2022年(公元前2022年),秦灭周后,经昭襄王蠃则、孝文王蠃柱、庄襄王蠃子楚三代,史家以秦王纪年。
秦王政2022年(公元前2022年),史家仍以秦王纪年。
秦王政2022年(公元前2022年)开始,称始皇帝。
秦朝重法,苛政酷刑。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始皇后,天下大乱,经二世胡亥、子婴,不久亡国。

(前2022年-公元2022年)
汉分两段,西汉、东汉。西汉定都长安(今西安),东汉定都洛阳。
西汉
(前2022年-公元2022年)
秦,天下乱。刘邦斩白蛇。
亡秦后,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垓下。
刘邦定都长安,国号为汉。
高祖刘邦后,经惠帝刘盈,刘邦后吕稚专权,文帝刘恒,景帝刘启。
武帝刘彻,北击匈奴,南定南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武帝后经:
昭帝刘费陵、宣帝刘询、元帝刘爽、成帝刘骜、哀帝刘欣、平帝刘(kan)。
公元6年,王莽摄政,8年,篡政,改国号新。
东汉
(2022年-2022年)
光武帝刘秀灭王莽。迁都洛阳。
光武帝后经:
阴帝刘庄、章帝刘火旦(火与旦合在一起,念:da)、和帝刘肇、殇帝刘隆、安帝刘祜、顺帝刘保、冲帝刘炳、质帝刘缵、桓帝刘志、灵帝刘宏、少帝刘辩、献帝刘彻。

(2022年-2022年)
汉末,外戚、宦官争权,搞的民不聊生。黄巾后,天下大乱,群雄割据。
曹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子丕,废献帝刘协。
魏(2022年-2022年)
曹之子曹丕废除献帝,汉亡,国号改魏。
文帝曹丕、阴帝刘(睿又,念:rui)、齐王刘芳、高贵乡公刘(mao)、元帝刘奂。
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元帝刘奂,魏国亡,国号改晋。
蜀(2022年-2022年)
与曹三足鼎立之西蜀刘备,据四川而联吴抗魏。
曹丕灭汉于2022年,2022年,刘备自立为帝。
备后,子后主刘禅即位。
公元2022年,魏灭蜀。
吴(2022年-2022年)
孙权,孙坚之子、孙策之弟。据江东而联蜀抗吴。
公元2022年,孙权继曹丕、刘备之后,称帝。
经会稽帝孙亮、景帝刘休、末帝刘皓。
公元2022年,晋灭吴。

(2022年-2022年)
晋分两段,西晋、东晋。西晋建都洛阳。东晋建都建康。
西晋
(2022年-2022年)
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除曹魏,于公元2022年改国号为晋。
公元2022年,灭吴。再次结束了的局面。
晋武帝司马炎之后,经:
惠帝刘衷、怀帝刘炽、愍帝刘邺
东晋
(2022年-2022年)
东晋帝王次序:
元帝司马睿、明帝司马绍、成帝司马衍、康帝司马岳、穆帝司马聃、哀帝司马丕、海西公司马奕、简文帝司马昱、孝武帝司马曜、安帝司马德宗、恭帝司马德文。

(2022年-2022年)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的一次大时期,亦是北方少数融于我中华文明的一次历史时期。
东晋末年,天下大。刘裕取代东晋后,建立宋。
当时,先后有很多建立。
南朝
宋(2022年-2022年)
武帝刘裕、少帝刘义符、文帝刘义隆、孝武帝刘骏、前废帝刘子业、明帝刘(yu)、后废帝刘昱、顺帝刘(淮十:两字合为一,上下结构)。

齐(2022年-2022年)
高宗黄道成、武帝黄赜、林王黄昭业、海陵王黄昭文、明帝黄鸾、东昏侯黄宝卷、和帝黄宝融。
梁(2022年-2022年)
武帝萧衍、简文帝萧纲、元帝萧绎、敬帝萧文智。
陈(2022年-2022年)
武帝陈霸先、文帝陈(倩,上下结构。念:qian)、废帝陈伯宗、宣帝陈顼、后主陈叔宝。
北朝
北魏(2022年-2022年)
道武帝拓拔(王圭,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明元帝拓拔嗣、太武帝拓拔焘、南安王拓拔余、献文帝拓拔弘、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孝庄帝元子攸、长广王元晔、节闵帝元恭、安定王元朗、孝武帝元(修字去彡加月字)。
东魏(2022年-2022年)
孝静帝元善见。
北齐(2022年-2022年)
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
西魏(2022年-2022年)
文帝元宝炬、废帝元钦、恭帝元廓。
北周(2022年-2022年)
孝闵帝宇文觉、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斌贝,合一字,上下结构。念:yun)、静帝宇文阐。

(2022年-2022年)
公元2022年,灭亡最后一个南北朝时期的陈国。经过270多年的局面,重新获得统一。
隋帝王次序:
文帝杨坚、炀帝杨广、恭帝杨侑。
隋朝很短命,炀帝杨广。唐朝取而代之

(2022年-2022年)
唐王李渊太原起兵,反抗炀帝。灭隋后,改国号为唐。
太宗李世民为唐高祖李渊之次子、在位其间,贞观之治。
高宗李治,李世民之子,个懦弱,皇后武(明空:二字合一字,上下结构,念:zhao)。
经中宗李显、睿宗李旦,武后后改国号为周,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则帝。
后经中宗李显(二次继位,复唐国号)、殇帝李重茂、睿宗李旦(二次继位)、玄宗李隆基、肃守李亨、代宗李豫、德帝李适(念:kuo)、顺宗李诵、宪宗李纯、穆宗李恒、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帝李炎、宣宗李忱、懿宗李(氵崔: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念:cui)、僖宗李儇、昭宗李晔、哀帝李(木兄: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念:chu)。

(2022年-0年)
五代时期,又是中国一个大时期。当时有很多小国同时存在。
后梁(2022年-2022年)
太祖朱温(又名朱晃、朱全忠)、末帝朱(王真: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念:zhen)。
后唐(2022年-2022年)
庄宗李存勖、明帝李(澶字去掉三点水,念:dan)、闵宗李从厚、末宗李从珂。
后晋(2022年-2022年)
高祖石敬唐、出帝石重贵。
后汉(2022年-2022年)
高祖刘(cao)(本名知元)、隐帝刘承佑。
后周(2022年-0年)
太祖郭威、世宗柴荣、恭帝柴宗训。

(0年-2022年)
宋朝结束了五代的局面。
宋朝为两段,前朝北宋,定都京(今河南开封)。后经靖康之耻,为金国所灭,迁都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北宋
(0年-2022年)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
北宋帝王次序为:
太祖赵匡胤、太宗赵炅(赵光义)、真宗赵恒、仁宗赵侦、英宗赵曙、神宗赵顼、哲宗赵煦、徽宗赵佶、钦宗赵恒。
北宋期间,南有大理、吐蕃,因为国小,不列帝王表。北有西夏、辽国、金国。西夏国小,亦不列帝王表
南宋
(2022年-2022年)
北宋经历了靖康之耻,被金国灭后,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前朝为北宋。
于2022年为蒙古人建立的元所灭。
帝王次序为:
高宗赵构、孝宗赵(shen)、光宗赵(dun)、宁宗赵扩、理宗赵昀、度宗赵(qi)、恭宗赵(xian)、端宗赵昱、帝bing赵bing。

辽(2022年-2022年)
辽国,后为辽朝。是契丹人建立的少数。后为金国所灭。
帝王次序为:
太祖耶律阿保机、太宗耶律德光、世宗耶律阮、穆宗耶律(王景,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景宗耶律贤、圣宗耶律隆褚、兴宗耶律宗真、道宗耶律洪基、天祚帝耶律延禧。
金(2022年-2022年)
金国,后为金朝。是女真人建立的少数。灭辽国、北宋。后为蒙古国所灭。
帝王次序为:
太祖完颜阿骨打、太宗完颜晟、熙宗完颜(澶字,去三点水)、海陵王完颜亮、世宗完颜雍、章宗完颜(王景,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卫绍王完颜永济、宣宗完颜(王旬,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哀帝完颜守绪、末帝完颜承麟

(2022年-2022年)
孛儿只斤氏,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摆脱金人,征战四方,开拓疆土。部下称之为成吉思汗。
对外扩张期间,去。其子拖雷监国一年。后由铁木真之子窝阔台即汗位,继续对外扩张。之后,乃马真皇称制,再往后,贵由称汗位,再往后,海迷失后称制。
蒙哥称汗。蒙哥后,忽必烈即汗位,改国号为元,灭亡南宋。追铁木真庙号太祖、窝阔台庙号太宗、贵由庙号定宗、蒙哥庙号宪宗。
忽必烈之后,为:
世祖忽必烈、成宗铁穆耳、武帝海山、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硕八刺、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天顺帝阿速吉八、文宗图帖睦尔、明宗和世(la)、宁宗懿(王磷:两字合一字,去石字,左右结构)质班、顺帝妥(忄颧:两字合一字地,去页字,左右结构)帖睦尔

(2022年-2022年)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期间,矛盾激化,农业生产遭到游牧的。
天下大乱,各路义军反抗元。农民军中,朱元璋逐渐取得领导地位。
地2022年,灭亡元朝。定都北京,改国号为明。
明朝帝王次序为:
太祖朱元璋、惠帝朱允(火文:二字合为一字,左右结构。念:wen)、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代宗朱祁钰、英宗朱祁镇(二次继位)、宪宗朱见深、孝宗朱佑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cong)、穆宗朱载(hou)、神宗朱翊、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

(2022年-2022年)
东北女真族长期被明朝欺迫,而女真各部族之间又相互残杀。
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并结盟蒙古,共同对付明朝。
于2022年,定国号为金,(历史上称为“后金”)。
其子皇太极即位后,继续对明用兵。
真到皇太极之子福临即位后,才打进山海关,入主北京。
于2022年改国号为清。
清朝皇帝先后顺序位:
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世祖福临、圣祖率烨、世宗胤禛、高宗弘历、仁宗颙琰、宣宗旻宁、文宗奕(zhu)、穆宗载淳、德宗载湉。
末代皇帝溥仪,只在位3年,变被赶下位,因为没有庙号。清朝灭亡。

167评论

深缺遂残

中国历代皇帝名单
1 上古时代
炎帝 神农氏 ,黄帝 轩辕氏 ,少昊 金天氏 ,颛顼 高阳氏 ,帝喾 高辛氏 ,帝挚 高辛氏 ,唐尧 放勋 ,虞舜 重华
2 夏
禹 ,启 太康 仲康 相 ,少康 ,予 ,槐 ,芒 ,泄 ,不降 ,扃 ,廑 ,孔甲 ,皋 ,发 癸
3 商
汤 ,太丁 ,外丙 ,中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廪辛 ,康丁 ,武乙 ,文丁 ,帝乙 ,帝辛
4 周
1 西周
周文王 姬昌 ,周武王 姬发 ,周成王 姬诵 ,周康王 姬钊 ,周昭王 姬瑕 ,周穆王 姬满 ,周共王 姬繄扈
周懿王 姬囏 ,周孝王 姬辟方 ,周夷王 姬燮 ,周厉王 姬胡 ,周宣王 姬静 ,周幽王 姬宫湦
2 东周
周平王 姬宜臼 ,周桓王 姬林
1 春秋
周庄王 姬佗 ,周厘王 姬胡齐 ,周惠王 姬阆 ,周襄王 姬郑 ,周顷王 姬壬臣 ,周匡王 姬班 ,周定王 姬瑜
周简王 姬夷 ,周灵王 姬泄心 ,周景王 姬贵 ,周悼王 姬猛 ,周敬王 姬匄 ,周元王 姬仁 ,周贞定王 姬介
周哀王 姬去疾 ,周思王 姬叔 ,周考王 姬嵬 ,周威烈王 姬午
2 战国
周安王 姬骄 ,周烈王 姬喜 ,周显王 姬扁 ,周慎靓王 姬定 ,周赧王 姬延 ,周惠王
5 秦
秦昭襄王 嬴则 ,秦孝文王 嬴柱 ,秦庄襄王 嬴楚 ,秦始皇 嬴政, 秦二世 胡亥 ,秦三世 子婴
6 汉
1 西汉
汉高帝 刘邦 ,汉惠帝 刘盈 ,汉高后 吕稚太后称制 ,汉少帝 刘恭 ,汉少帝 刘弘 ,汉文帝 刘恒
汉景帝 刘启 ,汉武帝 刘彻 ,汉昭帝 刘弗陵 ,昌邑王 刘贺 ,汉宣帝 刘询 ,汉元帝 刘奭 ,汉成帝 刘骜
汉哀帝 刘欣 ,汉平帝 刘衍 ,孺子 刘婴 ,更始帝 刘玄
2 新朝
新朝 王莽
3 东汉
汉光武帝 刘秀 ,汉明帝 刘庄 ,汉章帝 刘炟 ,汉和帝 刘肇 ,汉殇帝 刘隆 ,汉安帝 刘祜 ,汉少帝 刘懿
汉顺帝 刘保 ,汉冲帝 刘炳 ,汉质帝 刘缵 ,汉桓帝 刘志 ,汉灵帝 刘宏 ,汉后少帝 刘辩 ,汉献帝 刘协
三国
1 魏
魏武帝 曹 为追谥,生前未即位 ,魏文帝 曹丕 ,魏明帝 曹睿 ,魏少帝 曹芳 (邵陵厉公)
高贵乡公 曹髦 ,魏元帝 曹奂
2 蜀汉
汉昭烈帝 刘备 ,汉后主 刘禅
3 吴
长沙桓王 孙策 ,吴大帝 孙权 ,吴废帝 孙亮 ,吴景帝 孙休 ,吴末帝 孙皓
8 晋朝
1 西晋
宣帝 司马懿 ,景帝 司马师 ,文帝 司马昭(以上三帝为追谥,生前未即位) ,武帝 司马炎 ,惠帝 司马衷
怀帝 司马炽 ,愍帝 司马邺
2 东晋
元帝 司马睿 ,明帝 司马绍 ,成帝 司马衍 ,康帝 司马岳 ,穆帝 司马聃 ,哀帝 司马丕 ,海西公 司马奕
简文帝 司马昱 ,孝武帝 司马曜 ,安帝 司马德宗 ,恭帝 司马德文
1 十六国
1 成汉
(成)景帝 李特 ,(成)武帝 李雄 ,成)哀帝 李班 ,(成)幽公 李期 ,(汉)昭文帝 李寿
(汉)末主 李势
2 汉(前赵)
(汉)光文帝 刘渊 ,(汉)昭武帝 刘聪 ,汉)隐帝 刘粲
(前赵)刘曜
3 后赵
后赵
明帝 石勒 ,海阳王 石弘 ,武帝 石虎 义阳王 石世 ,新兴王 石尊
石鉴
石祗
4 前凉
武公(明王) 张轨 ,元公 张实 ,成王 张茂 ,忠成公(文王) 张骏 ,敬烈公(桓王) 张重华
哀公 张耀灵 ,威王 张祚 ,敬悼公(冲王) 张玄靓 ,悼公 张天锡
5 后凉
懿武帝 吕光 ,隐王 吕绍 ,灵帝 吕纂 ,建康公 吕隆
6 西凉
武昭王 李暠 ,李歆 ,李恂
7 南凉
武王 秃发乌孤 ,康王 秃发利鹿孤 ,景王 秃发傉檀
8 北凉
建康公 段业 ,武宣王 沮渠蒙逊 ,哀王 沮渠牧犍
9 前燕
襄公 慕容廆 ,文明帝 慕容皝 ,景昭帝 慕容儁 ,幽帝 慕容暐
10 后燕
成武帝 慕容垂 ,惠愍帝 慕容宝 ,昭武帝 慕容盛 ,惠文帝 慕容熙
11 西燕
慕容泓 ,威帝 慕容冲 ,段随 ,慕容觊 ,慕容望 ,慕容忠 ,慕容永
12 北燕
惠懿帝 高云 ,文成帝 冯跋 ,昭成帝 冯弘
13 南燕
献武帝 慕容德 ,末主 慕容超
14 夏
武烈帝 赫连勃勃 ,平原王 赫连昌 ,昌定王 赫连定
15 前秦
苻洪 ,景明帝 苻健 ,厉王 苻生 ,宣昭帝 苻坚 ,苻宏 ,哀平帝 苻丕 ,高帝 苻登 ,末主 苻崇
16 后秦
武昭帝 姚苌 ,文桓帝 姚兴 ,末主 姚泓
17 西秦
宣烈王 乞伏国仁 ,武元王 乞伏乾归 ,文昭王 乞伏炽盘 ,末主 乞伏慕末
18 冉魏
武悼天王 冉闵
19 代国
拓跋猗卢 ,拓跋普根 ,拓跋始生 ,平文帝 拓跋郁律 ,惠帝 拓跋贺傉 ,炀帝 拓跋纥那
烈帝 拓跋翳槐 ,昭成帝 拓跋什翼犍
20 吐谷浑
吐谷浑 ,参见吐谷浑首领列表
9 南北朝
1 南朝
1 宋
武帝 刘裕 ,少帝 刘义符 ,文帝 刘义隆 ,太子 刘劭 ,孝武帝 刘骏 ,前废帝 刘子业 ,明帝 刘彧
后废帝 刘昱 ,顺帝 刘淮
2 齐
高帝 萧道成 ,武帝 萧赜 ,郁林王 萧昭业 ,海陵王 萧昭文 ,明帝 萧鸾 ,东昏侯 萧宝卷 ,和帝 萧宝融
3 梁
武帝 萧衍 ,临贺王 萧正德 ,简文帝 萧纲 ,豫章王 萧栋 ,武陵王 萧纪 ,元帝 萧绎 ,闵帝 萧渊明
敬帝 萧方智 ,宣帝 萧言 ,明帝 萧岿 ,后主 萧琮
4 陈
武帝 陈霸先 文帝 陈蒨 ,废帝 陈伯宗 ,宣帝 陈顼 ,后主 陈叔宝
2 北朝
1 北魏
道武帝 拓跋珪 ,明元帝 拓跋嗣 ,太武帝 拓跋焘 ,南安王 拓跋余 ,文成帝 拓跋浚 ,献文帝 拓跋弘
孝文帝 元宏 ,宣武帝 元恪 ,孝明帝 元诩 ,幼主 元钊 ,孝庄帝 元子攸长广王 元晔节闵帝 元恭
安定王 元朗 孝武帝 元攸
2 东魏
孝静帝 元善见
3 西魏
文帝 元宝炬 ,废帝 元钦 ,恭帝 拓跋廓
4 北齐
文宣帝 高洋 ,,废帝 高殷 ,孝昭帝 高演 ,武成帝 高湛 ,后主 高纬 ,安德王 高延宗
幼主 高恒 ,范阳王 高绍义
5 北周
文帝 宇文泰 ,孝闵帝 宇文觉 ,明帝 宇文毓 ,武帝 宇文邕, 宣帝 宇文赟 ,静帝 宇文衍
10 隋
隋文帝 杨坚 ,隋炀帝 杨广 ,隋恭帝 杨侑 ,隋秦王 杨浩 ,隋越王 杨侗
11 唐
唐高祖 李渊 ,唐太宗 李世民 ,唐高宗 李治 ,武后 武曌太后称制 ,武周圣神皇帝 武则天
唐中宗 李显 ,唐殇帝 李重茂 ,唐睿宗 李旦 ,唐玄宗 李隆基 ,唐肃宗 李亨 ,唐代宗 李豫 ,唐德宗 李适
唐顺宗 李诵 ,唐宪宗 李纯 ,唐穆宗 李恒 ,唐敬宗 李湛 ,唐文宗 李昂 ,唐武宗 李炎 ,唐宣宗 李忱
唐懿宗 李漼 ,唐僖宗 李儇 ,唐昭宗 李晔 ,唐哀帝 李拀
1 南诏
南诏
2 渤海国
渤海高王 大祚荣 ,渤海武王 大武艺 ,渤海文王 大钦茂
大元义
渤海成王 大华兴 ,渤海康王 大嵩璘, 渤海定王 大元瑜 ,渤海僖王 大言义 渤海简王 大明忠 ,
渤海宣王 大仁秀 ,大彝震 ,大虔晃 ,大玄锡 ,大玮瑎 ,大諲撰
12 五代十国
1 五代
1 后梁
太祖 朱温 ,末帝 朱瑱
2 后唐
庄宗 李存勖 ,明宗 李亶 ,闵帝 李从厚 ,末帝 李从珂
3 后晋
高祖 石敬瑭 ,少帝 石重贵
4 后汉
高祖 刘知远 ,隐皇帝 刘承佑
5 后周
太祖 郭威 ,世宗 柴荣 ,恭帝 柴宗训
2 十国
1 吴越
2022年-2022年
太祖 钱鏐 ,世宗 钱元瓘 ,成宗 钱弘佐 ,忠逊王 钱弘倧 ,忠懿王 钱弘俶
2 闽国
2022年-2022年,当中包含殷2022年-2022年
太祖 王审知 ,嗣王 王延翰 ,惠宗 王延钧 ,康宗 王昶 ,景宗 王曦 ,殷帝 王延政
3 荆南
荆南南平
(2022年-3年
武信王 高季兴 ,文献王 高从诲 ,贞懿王 高宝融 ,荆南侍中 高保勖 ,荆南侍中 高继冲
4 楚国
2022年-2022年,创立者马殷实际自2022年开始地方割据
武穆王 马殷 ,衡阳王 马希声 ,文昭王 马希范 ,废王 马希广 ,恭孝王 马希萼 ,马希崇
5 吴国
2022年-2022年
太祖 杨行密 ,烈宗 杨渥 ,高祖 杨渭 ,睿帝 杨溥
6 南唐
2022年-2022年
烈祖 李升 ,元宗 李璟 ,后主 李煜
7 南汉
2022年-2022年
高祖 刘岩 ,殇帝 刘玢 ,中宗 刘晟 ,后主 刘鋹
8 北汉
2022年-2022年
世祖 刘旻 ,睿宗 刘钧 ,少主 刘继恩 ,英武帝 刘继元
9 前蜀
2022年-2022年
高祖 王建 ,后主 王衍
10 后蜀
2022年-5年
高祖 孟知祥 ,后主 孟昶
13 宋
1 北宋
宋太祖 赵匡胤 ,宋太宗 赵光义 ,宋真宗 赵恒 ,宋仁宗 赵祯 ,宋英宗 赵曙 ,宋神宗 赵顼
高太后 宣仁太后高氏太后垂帘 ,宋哲宗 赵煦 ,宋徽宗 赵佶 ,宋钦宗 赵桓
2 南宋
宋高宗 赵构 ,宋孝宗 赵眘 ,宋光宗 赵淳 ,宋宁宗 赵扩 ,宋理宗 赵昀 ,宋度宗 赵禥
谢太后 谢道清太后垂帘 ,宋恭帝 赵显 ,宋端宗 赵昰 ,赵昺
14 辽
辽太祖 耶律阿保机 ,辽应天后 述律平太后称制 ,辽东丹王 耶律倍 ,辽太宗 耶律德光
辽世宗 耶律阮 ,辽穆宗 耶律璟 ,辽景宗 耶律贤 ,辽萧太后 萧绰萧撒葛只 ,辽圣宗 耶律隆绪
辽兴宗 耶律宗真 ,辽道宗 耶律洪基 ,天祚帝 耶律延禧
15 西夏
太祖 李继迁 ,太宗 李德明 ,景宗 李元昊 ,毅宗 李谅祚 ,惠宗 李秉常 ,崇宗 李乾顺 ,仁宗 李仁孝
桓宗 李纯佑 ,襄宗 李安全 ,神宗 李遵顼 ,献宗 李德旺 ,末帝 李睍
16 金
金太祖 完颜阿骨打 ,金太宗 完颜晟 ,金熙宗 完颜亶 ,海陵王 完颜亮 ,金世宗 完颜雍 ,金章宗 完颜璟
卫绍王 完颜永济 ,金宣宗 完颜珣 ,金哀宗 宛颜守绪 ,金末帝 完颜承麟
17 元
元太祖 铁木真 成吉思汗 ,元睿宗 拖雷 监国 ,元太宗 窝阔台 ,马乃真后 称制 ,元定宗 贵由
海迷失后 称制 ,元宪宗 蒙哥 ,元世祖 忽必烈 薛禅汗 ,元成宗 铁穆耳 完泽笃汗
元武宗 海山 曲律汗 ,元仁宗 爱育黎拔力八达 普颜笃汗 ,元英宗 硕德八剌 格坚汗
泰定帝 也孙铁木儿 ,天顺帝 阿速吉八 ,元文宗 图帖睦尔 札牙笃汗 ,元明宗 和世剌
元宁宗 懿璘质班 ,元顺帝 妥懽帖睦尔 元惠宗乌哈图汗
18 明
明太祖 朱元璋,年号洪武 ,明惠帝 朱允炆,年号建文 ,明成祖 朱棣,年号永乐 (庙号初为明太宗)
明仁宗 朱高炽,年号洪熙 ,明宣宗 朱瞻基,年号宣德 ,明英宗 朱祁镇,年号正统天顺
明代宗 朱祁钰,年号景泰 ,明宪宗 朱见深,年号成化 ,明孝宗 朱佑樘,年号弘治
明武宗 朱厚照,年号正德 ,明世宗 朱厚熜,年号嘉靖 ,明穆宗 朱载垕,年号隆庆
明神宗 朱翊钧,年号万历 ,明光宗 朱常洛,年号泰昌 ,明熹宗 朱由校,年号天启 ,明思宗 朱由检,年号崇祯
1 顺
李自成,年号永昌
2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3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桂王 朱由榔,年号永历
19 清
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
清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c
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通称顺治皇帝
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通称康熙皇帝 ,
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年号雍正,通称雍正皇帝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通称乾隆皇帝 ,
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年号嘉庆,通称嘉庆皇帝
清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年号道光,通称道光皇帝 ,
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年号咸丰,通称咸丰皇帝
清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年号同治,通称同治皇帝
清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年号光绪,通称光绪皇帝
清逊帝 爱新觉罗溥仪,年号宣统,通称宣统皇帝

23评论

尺度导演

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个太上皇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明英宗朱祁镇。

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蒙古族部落首领瓦剌向明朝索取更多的赏赐,遭到宦官王振的拒绝和削减赏赐,明英宗在王振的建议下不顾大臣反对,准备亲征瓦剌,于是仓促立皇太子,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条件下,自己率兵出征。

在土木堡这个地方大败、全军覆没,明英宗也被捉了去,王振也被一些爱国将领锤。远在北京的旧臣另立新君,并在于谦的带领下,在各路勤王大军的帮助下,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瓦剌发现明英宗毫无利用价值,就把他送了回去。

景泰元年回京的太上皇,从此被锁在南宫,整整七年。七年里,景泰帝不但将南宫大门上锁灌铅,甚至加派锦衣卫严密看管,连食物都只能通过递入。就这样,明朝唯一一位太上皇在惊恐不安之中,度过七年的软禁生涯。

景泰八年(2022年),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位,第二次称帝,改元天顺。

扩展资料:

朱祁镇(1427—14),即明英宗,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2022年、1457—2022年两次在位)。第一次继位称帝,年仅九岁,年号正统。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诚孝昭皇后)把持,贤臣“三杨”主政。

随之,张氏驾崩,三杨去位,宠信王振,导致宦官专权。正统十四年(2022年),发生土木堡之变,其弟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改元景泰。后英宗回京,被景泰帝软禁于南宫。

景泰八年(2022年),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位,第二次称帝,改元天顺。

朱祁镇前后在位二十二年,在位初期励精图治稳定西南疆域。当初宠信王振,后来又宠信曹吉祥、石亨,政治上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是晚年任用李贤,听信纳谏,仁俭爱民,美善很多。还废除了殉葬制度。

天顺八年(2022年)明英宗病逝。庙号英宗,谥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之裕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祁镇

114评论

君莫却

2022-07-01 08:43:01 来自: 长相守为了那点幸福的小事 落泪 感伤
1 上古时代
炎帝 神农氏
黄帝 轩辕氏
少昊 金天氏
颛顼 高阳氏
帝喾 高辛氏
帝挚 高辛氏
唐尧 放勋
虞舜 重华
2 夏


太康
仲康

少康




不降


孔甲



3 商

太丁
外丙
中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廪辛
康丁
武乙
文丁
帝乙
帝辛
4 周
1 西周
西周
周文王 姬昌
周武王 姬发
周成王 姬诵
周康王 姬钊
周昭王 姬瑕
周穆王 姬满
周共王 姬繄扈
周懿王 姬囏
周孝王 姬辟方
周夷王 姬燮
周厉王 姬胡
周宣王 姬静
周幽王 姬宫湦
2 东周
东周
周平王 姬宜臼
周桓王 姬林
1 春秋
周庄王 姬佗
周厘王 姬胡齐
周惠王 姬阆
周襄王 姬郑
周顷王 姬壬臣
周匡王 姬班
周定王 姬瑜
周简王 姬夷
周灵王 姬泄心
周景王 姬贵
周悼王 姬猛
周敬王 姬匄
周元王 姬仁
周贞定王 姬介
周哀王 姬去疾
周思王 姬叔
周考王 姬嵬
周威烈王 姬午
2 战国
战国
周安王 姬骄
周烈王 姬喜
周显王 姬扁
周慎靓王 姬定
周赧王 姬延
周惠王
5 秦
秦昭襄王 嬴则
秦孝文王 嬴柱
秦庄襄王 嬴楚
秦始皇 嬴政
秦二世 胡亥
秦三世 子婴
6 汉
1 西汉
汉高帝 刘邦
汉惠帝 刘盈
汉高后 吕稚太后称制
汉少帝 刘恭
汉少帝 刘弘
汉文帝 刘恒
汉景帝 刘启
汉武帝 刘彻
汉昭帝 刘弗陵
昌邑王 刘贺
汉宣帝 刘询
汉元帝 刘奭
汉成帝 刘骜
汉哀帝 刘欣
汉平帝 刘衍
孺子 刘婴
更始帝 刘玄
2 新朝
新朝 王莽
3 东汉
汉光武帝 刘秀
汉明帝 刘庄
汉章帝 刘炟
汉和帝 刘肇
汉殇帝 刘隆
汉安帝 刘祜
汉少帝 刘懿
汉顺帝 刘保
汉冲帝 刘炳
汉质帝 刘缵
汉桓帝 刘志
汉灵帝 刘宏
汉后少帝 刘辩
汉献帝 刘协
7 三国
1 魏

魏武帝 曹 为追谥,生前未即位
魏文帝 曹丕
魏明帝 曹睿
魏少帝 曹芳 (邵陵厉公)
高贵乡公 曹髦
魏元帝 曹奂
2 蜀汉
汉昭烈帝 刘备
汉后主 刘禅
3 吴

长沙桓王 孙策
吴大帝 孙权
吴废帝 孙亮
吴景帝 孙休
吴末帝 孙皓
8 晋朝
1 西晋
宣帝 司马懿
景帝 司马师
文帝 司马昭(以上三帝为追谥,生前未即位)
武帝 司马炎
惠帝 司马衷
怀帝 司马炽
愍帝 司马邺
2 东晋
元帝 司马睿
明帝 司马绍
成帝 司马衍
康帝 司马岳
穆帝 司马聃
哀帝 司马丕
海西公 司马奕
简文帝 司马昱
孝武帝 司马曜
安帝 司马德宗
恭帝 司马德文
1 十六国
1 成汉
(成)景帝 李特
(成)武帝 李雄
(成)哀帝 李班
(成)幽公 李期
(汉)昭文帝 李寿
(汉)末主 李势
2 汉(前赵)
(汉)光文帝 刘渊
(汉)昭武帝 刘聪
(汉)隐帝 刘粲
(前赵)刘曜
3 后赵
后赵
明帝 石勒
海阳王 石弘
武帝 石虎
义阳王 石世
新兴王 石尊
石鉴
石祗
4 前凉
武公(明王) 张轨
元公 张实
成王 张茂
忠成公(文王) 张骏
敬烈公(桓王) 张重华
哀公 张耀灵
威王 张祚
敬悼公(冲王) 张玄靓
悼公 张天锡
5 后凉
懿武帝 吕光
隐王 吕绍
灵帝 吕纂
建康公 吕隆
6 西凉
武昭王 李暠
李歆
李恂
7 南凉
武王 秃发乌孤
康王 秃发利鹿孤
景王 秃发傉檀
8 北凉
建康公 段业
武宣王 沮渠蒙逊
哀王 沮渠牧犍
9 前燕
襄公 慕容廆
文明帝 慕容皝
景昭帝 慕容儁
幽帝 慕容暐
10 后燕
成武帝 慕容垂
惠愍帝 慕容宝
昭武帝 慕容盛
惠文帝 慕容熙
11 西燕
慕容泓
威帝 慕容冲
段随
慕容觊
慕容望
慕容忠
慕容永
12 北燕
惠懿帝 高云
文成帝 冯跋
昭成帝 冯弘
13 南燕
献武帝 慕容德
末主 慕容超
14 夏
武烈帝 赫连勃勃
平原王 赫连昌
昌定王 赫连定
15 前秦
苻洪
景明帝 苻健
厉王 苻生
宣昭帝 苻坚
苻宏
哀平帝 苻丕
高帝 苻登
末主 苻崇
16 后秦
武昭帝 姚苌
文桓帝 姚兴
末主 姚泓
17 西秦
宣烈王 乞伏国仁
武元王 乞伏乾归
文昭王 乞伏炽盘
末主 乞伏慕末
18 冉魏
武悼天王 冉闵
19 代国
拓跋猗卢
拓跋普根
拓跋始生
平文帝 拓跋郁律
惠帝 拓跋贺傉
炀帝 拓跋纥那
烈帝 拓跋翳槐
昭成帝 拓跋什翼犍
20 吐谷浑
吐谷浑
参见吐谷浑首领列表
9 南北朝
1 南朝
1 宋
武帝 刘裕
少帝 刘义符
文帝 刘义隆
太子 刘劭
孝武帝 刘骏
前废帝 刘子业
明帝 刘彧
后废帝 刘昱
顺帝 刘淮
2 齐
高帝 萧道成
武帝 萧赜
郁林王 萧昭业
海陵王 萧昭文
明帝 萧鸾
东昏侯 萧宝卷
和帝 萧宝融
3 梁
武帝 萧衍
临贺王 萧正德
简文帝 萧纲
豫章王 萧栋
武陵王 萧纪
元帝 萧绎
闵帝 萧渊明
敬帝 萧方智
宣帝 萧言
明帝 萧岿
后主 萧琮
4 陈
武帝 陈霸先
文帝 陈蒨
废帝 陈伯宗
宣帝 陈顼
后主 陈叔宝
2 北朝
1 北魏
道武帝 拓跋珪
明元帝 拓跋嗣
太武帝 拓跋焘
南安王 拓跋余
文成帝 拓跋浚
献文帝 拓跋弘
孝文帝 元宏
宣武帝 元恪
孝明帝 元诩
幼主 元钊
孝庄帝 元子攸
长广王 元晔
节闵帝 元恭
安定王 元朗
孝武帝 元攸
2 东魏
孝静帝 元善见
3 西魏
文帝 元宝炬
废帝 元钦
恭帝 拓跋廓
4 北齐
文宣帝 高洋
废帝 高殷
孝昭帝 高演
武成帝 高湛
后主 高纬
安德王 高延宗
幼主 高恒
范阳王 高绍义
5 北周
文帝 宇文泰
孝闵帝 宇文觉
明帝 宇文毓
武帝 宇文邕
宣帝 宇文赟
静帝 宇文衍
10 隋
隋文帝 杨坚
隋炀帝 杨广
隋恭帝 杨侑
隋秦王 杨浩
隋越王 杨侗
11 唐
唐高祖 李渊
唐太宗 李世民
唐高宗 李治
武后 武曌太后称制
武周圣神皇帝 武则天
唐中宗 李显
唐殇帝 李重茂
唐睿宗 李旦
唐玄宗 李隆基
唐肃宗 李亨
唐代宗 李豫
唐德宗 李适
唐顺宗 李诵
唐宪宗 李纯
唐穆宗 李恒
唐敬宗 李湛
唐文宗 李昂
唐武宗 李炎
唐宣宗 李忱
唐懿宗 李漼
唐僖宗 李儇
唐昭宗 李晔
唐哀帝 李拀
1 南诏
南诏
2 渤海国
渤海高王 大祚荣
渤海武王 大武艺
渤海文王 大钦茂
大元义
渤海成王 大华兴
渤海康王 大嵩璘
渤海定王 大元瑜
渤海僖王 大言义
渤海简王 大明忠
渤海宣王 大仁秀
大彝震
大虔晃
大玄锡
大玮瑎
大諲撰
12 五代十国
1 五代
1 后梁
太祖 朱温
末帝 朱瑱
2 后唐
庄宗 李存勖
明宗 李亶
闵帝 李从厚
末帝 李从珂
3 后晋
高祖 石敬瑭
少帝 石重贵
4 后汉
高祖 刘知远
隐皇帝 刘承佑
5 后周
太祖 郭威
世宗 柴荣
恭帝 柴宗训
2 十国
1 吴越
2022年-2022年
太祖 钱鏐
世宗 钱元瓘
成宗 钱弘佐
忠逊王 钱弘倧
忠懿王 钱弘俶
2 闽国
2022年-2022年,当中包含殷2022年-2022年
太祖 王审知
嗣王 王延翰
惠宗 王延钧
康宗 王昶
景宗 王曦
殷帝 王延政
3 荆南
荆南南平
(2022年-3年
武信王 高季兴
文献王 高从诲
贞懿王 高宝融
荆南侍中 高保勖
荆南侍中 高继冲
4 楚国
楚国
2022年-2022年,创立者马殷实际自2022年开始地方割据
武穆王 马殷
衡阳王 马希声
文昭王 马希范
废王 马希广
恭孝王 马希萼
马希崇
5 吴国
2022年-2022年
太祖 杨行密
烈宗 杨渥
高祖 杨渭
睿帝 杨溥
6 南唐
2022年-2022年
烈祖 李升
元宗 李璟
后主 李煜
7 南汉
2022年-2022年
高祖 刘岩
殇帝 刘玢
中宗 刘晟
后主 刘鋹
8 北汉
2022年-2022年
世祖 刘旻
睿宗 刘钧
少主 刘继恩
英武帝 刘继元
9 前蜀
2022年-2022年
高祖 王建
后主 王衍
10 后蜀
2022年-5年
高祖 孟知祥
后主 孟昶
13 宋
1 北宋
宋太祖 赵匡胤
宋太宗 赵光义
宋真宗 赵恒
宋仁宗 赵祯
宋英宗 赵曙
宋神宗 赵顼
高太后 宣仁太后高氏太后垂帘
宋哲宗 赵煦
宋徽宗 赵佶
宋钦宗 赵桓
2 南宋
宋高宗 赵构
宋孝宗 赵眘
宋光宗 赵淳
宋宁宗 赵扩
宋理宗 赵昀
宋度宗 赵禥
谢太后 谢道清太后垂帘
宋恭帝 赵显
宋端宗 赵昰
赵昺
14 辽
辽太祖 耶律阿保机
辽应天后 述律平太后称制
辽东丹王 耶律倍
辽太宗 耶律德光
辽世宗 耶律阮
辽穆宗 耶律璟
辽景宗 耶律贤
辽萧太后 萧绰萧撒葛只
辽圣宗 耶律隆绪
辽兴宗 耶律宗真
辽道宗 耶律洪基
天祚帝 耶律延禧
15 西夏
太祖 李继迁
太宗 李德明
景宗 李元昊
毅宗 李谅祚
惠宗 李秉常
崇宗 李乾顺
仁宗 李仁孝
桓宗 李纯佑
襄宗 李安全
神宗 李遵顼
献宗 李德旺
末帝 李睍
16 金
金太祖 完颜阿骨打
金太宗 完颜晟
金熙宗 完颜亶
海陵王 完颜亮
金世宗 完颜雍
金章宗 完颜璟
卫绍王 完颜永济
金宣宗 完颜珣
金哀宗 宛颜守绪
金末帝 完颜承麟
17 元
元太祖 铁木真 成吉思汗
元睿宗 拖雷 监国
元太宗 窝阔台
马乃真后 称制
元定宗 贵由
海迷失后 称制
元宪宗 蒙哥
元世祖 忽必烈 薛禅汗
元成宗 铁穆耳 完泽笃汗
元武宗 海山 曲律汗
元仁宗 爱育黎拔力八达 普颜笃汗
元英宗 硕德八剌 格坚汗
泰定帝 也孙铁木儿
天顺帝 阿速吉八
元文宗 图帖睦尔 札牙笃汗
元明宗 和世剌
元宁宗 懿璘质班
元顺帝 妥懽帖睦尔 元惠宗乌哈图汗
18 明
明太祖 朱元璋,年号洪武
明惠帝 朱允炆,年号建文
明成祖 朱棣,年号永乐 (庙号初为明太宗)
明仁宗 朱高炽,年号洪熙
明宣宗 朱瞻基,年号宣德
明英宗 朱祁镇,年号正统天顺
明代宗 朱祁钰,年号景泰
明宪宗 朱见深,年号成化
明孝宗 朱佑樘,年号弘治
明武宗 朱厚照,年号正德
明世宗 朱厚熜,年号嘉靖
明穆宗 朱载垕,年号隆庆
明神宗 朱翊钧,年号万历
明光宗 朱常洛,年号泰昌
明熹宗 朱由校,年号天启
明思宗 朱由检,年号崇祯
1 顺
李自成,年号永昌
2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3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桂王 朱由榔,年号永历
19 清
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清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c
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通称顺治皇帝
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通称康熙皇帝
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年号雍正,通称雍正皇帝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通称乾隆皇帝
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年号嘉庆,通称嘉庆皇帝
清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年号道光,通称道光皇帝
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年号咸丰,通称咸丰皇帝
清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年号同治,通称同治皇帝
清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年号光绪,通称光绪皇帝
清逊帝 爱新觉罗溥仪,年号宣统,通称宣统皇帝
如果你还想找更加详细的去查新华字典最后几页

85评论

笑眼生辉

1.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2.汉惠帝刘盈——来去匆匆,过眼云烟
3.汉景帝刘启——政绩并不代表着其成功
4.汉武帝刘彻——辟地的帝王
5.汉宣帝刘询——中兴之主
6.汉哀帝刘欣——“同志”皇帝
7.汉新帝王莽——夺权容易,守权难
8.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9.汉明帝刘庄——东汉时期小有作为的皇帝
10.汉章帝刘炬——“章草”皇帝
11.汉桓帝刘志——碌碌无为的皇帝
12.汉献帝刘协——东汉最后一个皇帝
13.三国魏武帝曹——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14.三国魏文帝曹丕——政坛、文坛双峰并峙的皇帝
15.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智慧与魅力并存的皇帝
16.三国吴大帝孙权——智勇兼备的英雄
17.西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
18.西晋惠帝司马衷——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
19.东晋元帝司马睿——东晋的第一代皇帝
20.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中国历史上得最窝囊的皇帝
21.十六国汉光文帝刘渊——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国皇帝
22.十六国昭武帝刘聪——匈奴汉国第二代国君
23.十六国前赵皇帝刘曜——神手
24.十六国后赵高祖石勒——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少数皇帝
25.十六国后赵国太祖石虎——残暴、偏激、猜疑
26.十六国前秦宣昭帝苻坚——古代三位最杰出的皇帝之一
27.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
28.南北朝宋文帝刘义隆——有着雄图大略的皇帝
29.南北朝南齐高帝萧道成——“鱼鳞子”
30.南北朝齐废帝萧宝卷——历史上最为昏庸、荒的皇帝
31.南北朝梁武帝萧衍——南朝皇帝中在位最久的皇帝
32.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鲜卑骄子
33.南北朝北齐文宣帝高洋——历史上最癫狂的皇帝
34.隋文帝杨坚——历史上有名的“惧内”皇帝
35.隋炀帝杨广——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
36.唐高祖李渊——大唐帝国的奠基人
37.唐太宗李世民一一明君的典范
38.唐高宗李治——懦弱的皇帝
39.唐中宗李显——被3个女人左右的皇帝
40.唐睿宗李旦——两次即位继承大统的皇帝
41.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42.唐玄宗李隆基——音乐皇帝
43.唐肃宗李亨——两耳不闻窗外事
44.唐代宗李豫——唐朝历史上第一个以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
45.唐德宗李适——饱尝战火的洗礼和考验
46.唐顺宗李诵——进入太上皇角最快的皇帝
47.唐宪宗李纯——中兴之主
48.唐穆宗李恒——纵情享乐终其一生
49.五代十国后梁太祖朱晃——五代时期的第一个皇帝
50.五代十国后唐庄宗李存勖——喜欢唱戏的皇帝
51.五代十国后晋高祖石敬瑭——五代时后晋王朝的建立者
52.五代十国后晋出帝石重贵——善始未能善终
53.五代十国后汉高祖刘禺——后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54.五代十国后周太祖郭威——五代时期后周的建立者
55.五代十国后周世宗柴荣——五代十国时期最有作为的帝王
56.五代十国吴武帝杨行密——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
57.五代十国南唐烈祖李界——后废吴主自立,建立南唐
58.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亡国之后成词宗
59.五代十国吴越武肃王钱镏——“海龙王”
60.五代十国前蜀高祖王建——前蜀国的建立者
61.宋太祖赵匡胤——北宋王朝的建立者
62.宋真宗赵恒——信小人、远贤臣
63.宋仁宗赵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契丹的英雄
65.辽太宗耶律德光——使契丹走向强盛的人
66.辽穆宗耶律琛——“睡王”皇帝
67.辽景宗耶律贤——辽朝皇帝中比较有作为的皇帝
68.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女真族的英雄
69.西夏景宗李元吴——中国西夏第一位皇帝
70.元太祖铁木真——一代
71.元太宗窝阔台——蒙古帝国第二任可汗
72.元世祖忽必烈——大元帝国的缔造者
73.元成宗铁穆耳——守成之君
74.明太祖朱元璋——布衣天子
75.明惠帝朱允坟——帝王之旅四年告终
76.明成祖朱棣——马上天子
77.明仁宗朱高炽——一个平庸老实人
78.明宣宗朱瞻基——蟋蟀天子
79.明英宗朱祁镇——玩童皇帝
80.明代宗朱祁钰——“代替他人当皇帝”
81.明宪宗朱见深——糊涂皇帝
82.明武宗朱厚照——顽童皇帝
83.明世宗朱厚熄——近支即位,承大统
84.明穆宗朱载重——平平淡淡才是真
85.明神宗朱翊钧——一代英主却背负千古骂名
86.明光宗朱常洛——赋予传奇彩的皇帝
87.明熹宗朱由校——木匠皇帝
88.明思宗朱由检——历史剧中的悲剧人物
89.清太祖努尔哈赤——开疆扩土、骁勇善战的英雄
90.清太宗皇太极——血腥人生
91.清世祖顺治——清人关后的第一位皇帝
92.清圣祖康熙——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93.清世宗雍正——一位扑朔迷离的皇帝
94.清高宗乾隆——历史上有名的风流天子
95.清仁宗嘉庆——励精图治却未能扭转历史
.清宣宗道光——满清唯一的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帝王
97.清文宗咸丰——有重整之心,却无回天之力
98.清穆宗同治——傀儡皇帝
99.清德宗光绪——清朝第一位非皇子人选而继承大统的皇帝
100.末代皇帝宣统——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

44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