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年龄调整

明白那些从未明白的一切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258

首页> 注册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年龄调整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落叶一片两片片片思念雨水一滴两滴滴滴记念

已采纳

一、单选题
  1、审计报告分为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标准审计报告。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不包括(A)。
  A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B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C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D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2、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审计某企业2022年度的财务报表,在审计过程中发现Y公司2022年1月15日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有一笔红字记录,系冲销2022年12月26日记录的一笔大额收入,对此A注册会计师应采取的措施最不恰当的是(C)。
  A应检查相关的凭证确认退货的真实
  B如果认为退货是真实的,应提请Y公司调整2022年度的收入
  C如果认为退货是真实的,可作为2022年度收入的抵减,无需调整
  D如果没有发现退货的原始凭证,应实施追加审计程序判断是否属于虚构收入

  3、在对K公司2022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中,A注册会计师负责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的审计,在审计过程中,A注册会计师发现K公司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中存在以下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 )。
  A应收甲公司账款自2022年起发生,2022年借方发生额等于贷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含收回的2022年度发生的债权。K公司将应收甲公司账款账龄定为1~2年
  B应收乙公司账款发生于2022年度,并于当年贴现,2022年度到期后乙公司未能如期偿还。公司将该笔应收账款账龄定为1年以内
  C应收丙公司账款系K公司2022年度从丁公司购买,丁公司对丙公司的该笔债权发生于2022年度。K公司将该笔应收账款账龄定为1~2年
  D应收戊公司账款发生于2022年度,于2022年度根据债务转移协议转由戍公司承担。K公司将该笔应收账款账龄确定为1年以内

  二、多选题
  1、在对L公司2022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A注册会计师在对在建工程项目进行审计时遇到下列事项,其中,L公司会计处理正确的有(A B C D )。
  AL公司将某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计入该在建工程成本
  B2022年12月31日,L公司经对一项停建且预计未来3年内不会重新开工建设的在建工程进行减值测试后,计提了相应的减值准备
  CL公司将计划用于生产的某项完工工程的剩余材料,按其账面价值减去可抵扣进项税额的余额转入存货项目核算
  DL公司在建工程中的某单项工程因正常原因发生毁损,L公司将损失金额减去残值和保险公司赔款后的净值计入营业外支出

  2、针对A公司以下与货币资金相关的内部控制,F注册会计师应提出改进建议的有(B D )。
  A收入必须及时存入银行,不得直接用于公司的支出
  B在办理费用报销的付款手续后,出纳人员应及时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和相关费用明细账
  C指定负责成本核算的会计人员每月核对一次银行存款账
  D期末应当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和银行对账单余额。对余额核对相符的银行存款账户,无须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3、下列属于审计报告日前获取的其他信息中发现重大不一致时,被审计单位不同意修改其他信息时,注册会计师应采取的措施可能有(B C D )。
  A解除业务约定
  B发表保留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C征询法律意见
  D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说明该重大不一致

  4、审计报告分为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标准审计报告。非标准审计报告包括(A B C D )。
  A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B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C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D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76评论

朝朝即暮暮暮暮复朝朝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基本退休金也应适时调整。其调节办法是:在国家统一调整生活必要品价格时,退休可按在职国家并入基础工资的补贴数额增加退休金;在职国家根据企业相当人员的工资水平和物价变动指数调整工资标准时,退休可按调整工资标准的幅度度相应提高基本退休金标准。2地区津贴。2022年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实施后,各地将建立新的地区津贴制度。国家退休后,可享受原单位所在地同职级在职人员的地区津贴。3物价、生活补贴和各项福利待遇。这也是国家退休生活待遇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退休收入=退休前工资+岗位津贴×X%+各地方退休福利待遇+住房补贴。中金网其中X%的规定是:年限满2022年的,按90%计发年限满30-2022年的,按85%计发年限满20-2022年的,按80%计发年限满10-2022年的,按70%计发年限在2022年以下的,按50%计发教师退休工资最新规定:教师退休工资如何计算?退休工资计算方法是:退休工资=工资X工龄法定工龄X75-法定退休年龄75-退休年龄总退休工资=退休工资X12X75-退休年龄注:75是指75岁。2022年教龄教师的退休待遇为档案工资的100%。企业退休工资最新规定:企业退休工资如何计算?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工资指数〕÷2×本人全部缴费年限工龄×1%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例:50岁195个月、60岁139个月3过渡养老金=退休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全部平均工资指数×本人2022年以前缴费年限工龄×1%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更多19条

25评论

不是所有人都会懂你的心

这两种调整分录的根本区别是调整角度不一样,审计调整分录是“调表不调账”,是注册会计师编制的,然后要求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整,其出发点是发现了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出现的错报而后编制的;对于会计调整分录来说,是依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其中错误的会计处理进行的更正,一般情况下由相关会计师人员编制,其处理是既调表又调账,其出发点是发现本企业错误的会计处理而进行的调整。同时涉及到的科目也不同,会计调整分录是按照相应的科目进行调整,涉及到以前年度损益的应当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进行调整,而审计调整分录主要针对财务报表项目,比如原材料出现错误,会计调整分录通过“原材料”进行调整,而审计调整则通过“存货”进行调整。
审计调整分录是调表不调账,这一点和审计业务的本质联系到一起,我们知道注册会计师针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对财务报表项目存在的重大错报进行调整,这就是审计调整分录,而对于账簿记录的调整来说,并不属于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而属于层的责任,这一点和会计调整不同。
另外,会计处理是层的责任,如果注册会计师确定被审计单位错误的会计处理导致了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则应编制审计调整分录。

29评论

我是女王无人能及

《中华人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填报说明中列示:“……本表是在纳税人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减纳税调整额后计算出“纳税调整后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包括收入类、扣除类、资产类等差异)通过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附表三)集中体现……‘利润总额计算’中的项目,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口径计算填报……”。  从上可以看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该建立在准确无误的会计利润总额基础之上,而会计利润总额正确与否又与会计账务处理的正确与否直接相关,由此企业会计账务处理可能存在的会计差错要求我们注册税务师在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鉴证业务时对会计差错进行账内会计差错更正即通过账务调整使之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会计与税法存在的差异应当进行账外纳税纳整,即在纳税申报表内调整财税差异使之符合税法的规定。  按照国税发[2022]79号国家税务《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办法》规定,纳税人应当自纳税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进行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企业所得税税款。纳税人12月份或者第四季度的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应在纳税年度终了后15日内完成,预缴申报后进行当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实践中,由于会计处理和汇算清缴时间的差异,我们注册税务师到企业开展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业务在时间上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在企业会计报表批准报出前,其中又有以下几个时点:  1、企业年度报表不在必须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范围(上市公司、外资、个人独资、新成立企业)内:  此时注册税务师可以遵循会计差错账务调整、财税差异纳税调整的原则,在企业原有年报的基础上审核调整出一份新的企业年报,并在此基础上调增调减财税差异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  2、企业年度报表需审计,但尚未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  注册税务师同样可遵循会计差错账务调整、财税差异纳税调整的原则,在企业原有年报的基础上审核调整出一份新的企业年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财税差异纳税调整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  3、企业年度报表需审计,且审计正在进行中,审计报告尚未出具。  此时注册税务师可以会同注册会计师进行业务沟通,在所得税审核方面取得一致意见后各自出具报告。  4、企业年度报表需审计,且审计报告已出具,但报告年度财务报告尚未批准报出。  如果注册税务师与注册会计师就企业应纳所得税审核结果一致或只有细微差异,可以在注册会计师审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基础上进行财税差异调整,小的会计差错(税法不认同会计的重要原则)则在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上的第 19、 40 、50或54行“其他”栏进行调整。如果注册税务师发现了重大会计差错,则建议注册会计师考虑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包括“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所以在报表批准报出前发现的,应该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中有关应调整事项的规定处理。  上述四种情况下对于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涉及的需调整报告年度所得税费用的,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会计核算并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或参照注册会计师的审定报表)。  二、报告年度财务报告已批准报出,此时企业由于某种原因(如财政扶持退税)而需做所得税鉴证报告  如果注册税务师审核结果与注册会计师的审核结果一致或只有细微差异,可以在注册会计师审定表的基础上进行财税差异调整,小的会计差错(税法不认同会计的重要原则)则在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上的第 19、 40 、50或54行“其他”栏进行调整。如果注册税务师发现了重大会计差错,则形成注册会计师“期后发现的事实”,则提示注册会计师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这种情况下对于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涉及的需调整报告年度所得税费用的,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核算并相应调整本年度(报告年度的次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中税协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业务准则(试行)》指南指出在审核时发现的未按会计准则核算造成的应计未计会计事项,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应调整报告年度的有关会计事项,属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后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前的应调整报告年度次年的汇算清缴事项。  实务中,我们有些注册税务师不区分是会计差错还是财税差异,把所有的差错与差异全部在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中调整,认为只要当年度应纳税额计算对了,区不区分无所谓,而对于调整事项更不做调整分录,殊不知这样做是对企业极不负责任的态度。  我们知道所得税鉴证中查出的因账务处理错误导致的错漏税问题,在查补纠正过程中必然涉及到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税金的调整问题。如果只办理补、退税手续,不将企业错误的账务处理纠正调整过来,使错误延续下去,势必会导致新的错误和错漏税,造成重复补退税问题,也使企业的会计核算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状况。因此,必须做好补退税后的调整账务工作,使账务处理及纳税错误得以彻底纠正。  如企业存在多计成本费用现象, 经后已增加当年度会计利润,已作补税处理,但未作调整分录,很可能使得企业以后年度少列成本费用而出现重复征税。  例:甲公司2022年会计利润800万元,2022年3月汇算清缴时发现:2022年12月多转产品成本300万元。审核后查增会计利润300万元,补交所得税75万元。调账分录:  借:产成品 3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5   贷:应交税金 –应交企业所得税 75  上述调整分录后,产成品成本增加300万元,以后年度结转成本时,会计利润自然会减少(也不应再作纳税调减处理)。如果没有做上述账务调整分录,很可能仍在下年度实现收入结转收益时会因少结转成本而导致以后年度重复纳税,所以必须进行会计差错更正。  又如:企业长期借款利息应于年未时将12月21日到31日的利息预提(假设银行借款利息季付),调减报告年度会计利润,并做如下调整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预提费用—借款利息  当年3月21日收到银行利息单,  借:预提费用—借款利息    财务费用—借款利息   贷:银行借款  当年度(报告年度的次年)的会计利润自然就正确了。如果不做以上调整分录而是直接作纳税调减处理,当年企业财务人员拿到银行扣息单很可能直接做如下分录:  借:财务费用—借款利息   贷:银行存款  这样使得已在报告年度税前列支的12月21日到31日的借款利息在当年度又税前列支一次,影响当年度会计利润的准确。  从上可见,及时准确的会计差错更正调整分录既能保证报告年度的会计利润准确又能避免报告年度已作涉税调整的收入、成本在当年度不被重复扣除或重复纳税。  在做调整分录时我们还应注意是直接调账还是经计算分摊后调账,应要依具体情况而定:如企业“原材料”科目贷方多结转导致虚减利润,此时不能直接调增报告年度利润,而应视生产周期的完成程度、期未库存情况,在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产品之间进行计算合理分摊,来确定应调整的报告年度会计利润。  总之,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我们应严格区分会计差错及财税差异,并及时做好科学的、严肃的、准确的账务调整,确保企业会计核算的连续完整及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准确。

165评论

长裙落地不如短裤性感长发及腰不如短发凉快

要注意的是被审计单位上年度已经结账并据此编制了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是针对上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因此在对上年度业务的核算误差和重分类误差的处理时,注册会计师的调整分录和企业会计处理分录是不一样的。见下表:
审计调整分录由注册会计师编制,注册会计师把被审计单位提交的会计报表当作未结账对待,根据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建议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被审计单位除了调整会计报表之外,还应调整下期的相关会计账簿记录。这就会涉及到会计账项的调整,即常所说的会计调整。
会计调整是由被审计单位编制,由于会计调整主要是针对上年的会计问题调整,而上年账簿已结账,不可能再增加相关记录,所以只能在下年度账簿中调整,但调整时不能直接利用注册会计师的建议调整分录(注册会计师建议调整的分录是调整上年度的会计报表的),这样做可能会影响下年度账簿的恰当反映。由于涉及资产负债表的科目具有“到某日止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累计”的特,如果以前年度少计(多计)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就可直接在下年度账中记录增加(减少)业务,不影响下年度账簿的恰当反映,因为经过调整后该项目已在账目中恰当反映了,但涉及利润表的科目具有记录某个期间的收入、费用等的特,如果直接记录到下年度账簿中,就会影响下年度账簿的恰当反映,因此专门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来调整。凡涉及调整上年度利润表项目(收入、费用等科目)就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代替。
在审计测试中一般要求掌握审计调整分录的编制,所调整的对象直接针对存在错报的会计报表项目,也就是错报所造成的最后结果,其调整分录如同对会计错账的调整,审计调整分录不受会计规范的约束(不针对经济业务的处理过程),一般通过分析的方法确定分录的供货双方,多计什么就相应的减少什么,相反少计就增加,如果你分析的分录借贷不平衡,那肯定有该错弊对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的影响没有分析出。最机械的办法:
①首先将被审计单位对该业务的错误会计处理的分录列出;
②根据准则制度列出正确处理该业务的会计分录;
③比较①②这两个分录,对相同科目相同方向的就不考虑了,剩下的就可看到哪些科目是多计了还是少计了,就可分析出调整分录了。
调表的科目一般使用报表的项目名称作为审计调整分录的科目,在实务中,因为一个会计报表项目通常有多笔错报,为了清晰辨别,在工作底稿中一般都需要列明明细科目。比如“存货” ,在工作底稿中就需要区分原材料、生产成本等存货项目。对于各种准备金的错报可以利用报表项目作为科目;也可以直接用该科目(比如“坏账准备”、“存货减值准备”等),在过入会计报表时应该填入对应的报表项目;也可用报表项目作一级科目,相应账户作明细(如“费用——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等)。
对于以前年度发生的损益调整事项,注册会计师直接将其对会计报表的影响记入“年初未分配利润”。(也可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或“未分配利润”科目)。
重分类误差是指会计核算没有错报,只是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分类不符合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如未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归入流动负债类的“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项下列示。对于此类误差,因为不要求被审计单位调整账簿,而是直接调整会计报表,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建议调整。

161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