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中级会计注会能考多少分

浮世繁华梦一场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8648

首页> 中级会计> 过中级会计注会能考多少分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鲜血染红了你家被单

已采纳

【导读】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会计行业依然是非常热门的行业,不过对其从业的要求缺变得越来越高,众所周知,会计行业是一个越老越吃香的行业,而通过中级会计师考试拿到中级会计师证书,无疑就是给用人单位展示了自我的能力,因为其报考条件就已经筛掉了一部分人,剩下的都是有过4年以上从业经历的老会计,转眼间,时间已经来到了9月份,距离2022年云南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越来越近了,对于考生来讲备考重要,查询成绩更重要,不少考生对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尤为关注,为了帮助各位准考生在考前可以一门心思进行复习备考,下面我们就来说说2022年重庆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成绩查询入口以及2022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成绩查询步骤是什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二步:选择2022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查询中级,待成绩查询入口开通后即可选择

如果忘记了准考证号,还可以选择“证件号查询”,选择报考省市,输入证件号、姓名和验证码进行查询。预祝各位考生都能查询到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2022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成绩办法

参加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获得中级资格证书。

2022年中级会计考试成绩合格分数是多少?

2022年中级会计考试各科目合格标准暂未公布,可参考2022年的合格分数线。2022年中级会计考试各科目合格标准均为60分,新疆各科目自治区合格标准均为50分,各科目南疆四地州阿克苏地区、克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合格标准均为45分。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发布的关于2022年重庆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成绩查询入口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考生,想了解更多关于中级会计考证,备考以及取证的相关注意事项,关注小编,获取更多资讯。

9评论

独家沉默寡言

【导读】通过对历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报考人数的统计,我们发现,报考人数逐年攀升,在2022年报考人数只有80万,但是到了2022年报考人数已经突破了185万,这可能是因为工作的需求,但是更多的是因为各项福利政策的影响,给考生们提供了动力,那么取得中级会计证哪些福利政策可以享受呢?下面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1、职业晋升必备条件

现在,选择在会计职业开展的人越来越多,意味着日后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挑选更多优质人才,我们手中证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如今,像财会经理、会计主管等中高层职位,不少企业都要求必须要获得中级会计证书,另外,考取中级管帐证也与企业人员职位晋升、薪资待遇直接相挂钩,也会以中级会计证作为职称评优重要参阅目标。

2、享受更多方针福利

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明确提出了日后将培育出更多高级会计类专业人才,对于不少城市区域纷繁下发相应的方针福利文件,鼓舞我们活跃报考相应会计职称考试。以山东济南区域为例,在发布的《技能补贴方法规范》告诉中,明确了持有中级会计证书可以领取1500元补贴金。

3、抵扣继续教育学分

根据发布的《折算继续教育学分》的有关声明,明确要求了会计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要参与继续教育培训,继续教育实行的是学分制度,参与继续教育的学员,按规定获得的学分不能少于90学分。

按照规定,对于参与中级会计等相关管帐考试,每经过一科考试或被选取的,在经过考试的当年可折算继续教育90学分。也就是说,无论是刚拿到中级会计证书还是只经过一科的考生,都无需参与当年继续教育。

关于中级会计证福利政策,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取得中级会计证书的考生也需要注意,中级会计职称证书可以申请技能提升补贴,后续的继续教育工作也不能放松哦!

65评论

带我去有你的未来

中级会计即为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人事部共同组织的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统一考试。中级会计的通过率近年来维持在10%左右。2022年为15%,2022年为62%,2022年为94%,而2022年则达到了82%。

凡申请参加高级会计师资格评审的人员,须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参加评审。会计专业职务是区别会计人员业务技能的技术等级,会计专业职务分为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高级会计师为高级职务,会计师为中级职务,助理会计师与会计员为初级职务。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财务》科目单选题题量减少,由25题变为20题,每小题分值升高,由原来的每题1分变成了5分,计算题减少一道,每小题分值不变。

三科多项选择题的评分标准由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变为少选得相应分值,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三科判断题的评分标准由答题错误的倒扣5分变为错答、不答均不得分,也不扣分。

《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间长由180分钟调整为165分钟,《财务》科目考试时长由150分钟调整为135分钟,《经济法》科目考试时长不变,仍为120分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级会计考试

118评论

别穿短裙在我这卖弄

中级会计和注册会计师一起备考是否可行?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吗?

春暖花开,又到了一年的会计备考时期,由于中级和注会考试科目具有相似之处,许多考生会选择将二者一起报考,但是在报考之后又是各种疑虑,二者同时备考到底应该怎么学习呢,是先学中级再学注会,还是先学注会之后再粗略地学中级?亦或是二者同时进行?二者的复习时间有冲突吗?下面中公小编就来和您一起探究一下中级注会一起备考的学习方法:

分清主次,合理分配备考时间

许多人在报考的时候,想着同时备考会节省时间,殊不知,两者的难度都很大,虽然科目相同,但是具体内容却有很大区别,稍不留神,可能丢了芝麻又丢瓜。因此,在备考的时候一定要分清主次,到底是打算先通过中级还是应该先过注会,需要事先思考清楚。

如果以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为主,那么要保证对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复习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相对的,如果注会不是最主要的,那么尽力而为即可;如果以注会考试为主,那么就要给自己制定一个严格的注会备考计划,要求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通过注会考试,在备考上投入更多的时间,确保报考的相应科目可以通过。

中级会计2年考3科,注会5年考6科,从时间上而言,中级通过时间可能会早于注会,所以如果认为两个证书都重要的话,可以先考中级之后再报考注会。

学习建议

当然,很多考生在报考的时候,如果打算中级和注会一起过,就要提早备考,制定更加详细的备考计划,可以首先以中级考试的学习为主,对于注会和中级都有的考试内容,只需要将中级的内容学透彻,等到学注会的时候,就更容易理解了,对于二者不同的地方,那么就要各自有所侧重,把握重点和常考点。如果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已经准备的很充分了,就要把战线转移到注会上来,当然在后期备考注会的过程中,也不能把中级忘记了,要多做中级相关习题,及时复习,巩固温习。

考前冲刺,有的放矢

9月份考中级,10月中旬考注会,中间间隔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大家在8月份的时候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到中级的学习和备考中来,在中级考试结束以后要迅速的投入到注会的学习中去,尽快地适应注会的考试模式,中级的考试相对简单,到注会就不能运用简单的思维模式了,需要尽快转换答题思路和模式,尤其是审计、经济法和战略三科要多记忆,会计、财管和税法多做题。此外,在考试前夕还需要多熟悉机考模式,万事准备齐全,争取竭尽全力,不留遗憾。

以上就是同时备考中级和注会的技巧,在备考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分清每个时间段自己到底应该学什么,怎们学,把握好每个阶段的备考策略,那么就很有可能一举取得双证哦!

159评论

厕所嗨情歌

(以下内容摘自中华会计网校)同时报考注会和中级,可在中级结束之后全力备考注册会计师,备考时要注意两种考试在内容和要求上的差异。
1、中级的《中级会计实务》与注会的《会计》。要以注会《会计》教材为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学习注会教材的概念、例题等内容。注意:
(1) 考试深度、难度不一样。注册会计师《会计》考试深度、难度大,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则相对简单,虽然不能保证通过注会《会计》科目的学员一定能够拿下《中级会计实务》,但至少有了之前的基础,对于中级的学习来说会省力不少。
(2)教材的知识点有所不同。注会《会计》知识点内容多,几乎包含了企业会计准则全部内容,而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内容相对少一些,例如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没有“每股收益”、“企业合并”、“公允价值计量”这些知识点,但是中级会计实务还包括“事业单位会计”、“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
(3)主观题命题的思路不同。注册会计师的《会计》往往是以上市公司实务案例为基础命题,可以完全脱离教材内容,甚至不按教材内容出题。而中级会计职称是完全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命题,一般不会超过教材内容。
2、中级的《经济法》与注会的《经济法》。经济法是比较注重法律知识理解和实际应用的一门学科,但在这两种考试中,虽然科目名称一致,但是考试的侧重点并不相同。同时备考的话,需要明确一点:二者的考试范围有较大差异,据有关调查显示中级和注会的经济法在内容上有60%左右是完全不一样的。例如:中级经济法第一章的仲裁法律制度、民事诉讼法律制度是;第四章的保险法律制度、商业银行法律制度;第八章的全部内容是注会考试中不会考察的。所以说如果同时备考的话,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二者相同的内容有:合伙企业;公司法律制度和合同法律制度以及证券法律制度等,不过中级的考察难易程度低于注会考试。
3、中级的《财务》与注会的《财务成本》。如果你掌握了注会的《财务成本》,那就意味着通过《中级财务》没有问题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注会财管的考查内容几乎涵盖了中级的财管科目,只有小部分内容没有涉及,例如中级考试的集权与分权,不过这些并非重点考察章节,可以忽略。
但注会《财务成本》中有企业价值评估、期权估价这两块硬骨头,《中级财务》中则没有;还有注会《财务成本》中包括成本会计部分,而这也是《中级财务》中所没有的内容。由此可以总结,注会《财管》侧重于财务报表分析、企业价值评估、资本预算项目价值评估、期权估价、其他长期筹资、产品成本计算的考察,而《中级财务》则侧重于筹资、投资、营运资金以及收入与分配。考察侧重点不同,备考时的学习力度及重点章节也有所区别,需注意。

12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