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16386
不是我的沧海就别许我桑田
2007年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报考报名条件学历(学位)、资历条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高级会计师资格。一、获得博士学位,取得会计师资格(或相关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下同)后,从事会计工作2年以上;二、获得硕士学位,取得会计师资格后,从事会计工作4年以上;三、大学本科毕业,取得会计师资格后,从事会计工作5年以上。先取得会计师资格,后取得规定学历者,可以将取得规定学历前后的会计师资格年限相加,但取得学历后的会计工作上。破格申报条件不具备规定学历,但取得会计师资格后从事会计工作5年以上;或具备规定学历,但取得会计师资格后的会计工作年限的人员(原则上提前时间不超过1年),具备下列7项条件中的3项以上者,可以破格申报高级会计师资格。一、国家或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或荣获政府授予的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者;或被授予地级市以上先进财政税务工作者、优秀会计、优秀财税人员、优秀注册会计师、优秀注册资产评估师称号;或荣获地级市以上劳动模范的财会机构被授予省部级以上先进财会工作集体称号。二、获得国家三等或省、部级二等,地级市一等以上有关财务、会计等科研成果奖项的主要贡献者。三、在省、部级以上财务、会计等学术会议上宣读3篇以上具有相当价值的专业学术论文并收入论文集者;或在地级市以表3篇(其中省级以上报刊杂志上至少发表1篇)以上有相当价值的财会专业论文。四、担任过正式出版的财会专业著作、译作或合编中专以上财会专业教材的主编、副主编及主要撰稿者,材料经采用好;或系统地讲授过1门以上大中专财务、会计课程,效果较好,并能提供有关聘书、授课课程名称、课时、备课笔记、效五、从事本专业工作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一)参加(主要参加者)地级市以上重点工程、技改项目经济技术论证和可行性调查、大型国有企业改制方案等审定中的建议或措施被采纳,并经地级市以上有关部门认可;(二)参与(主要参加者)单位经营、管理决策,在加强经济核算和管理,促使资金、成本、利润、消耗等主要经济指标行业先进水平或在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并经地级市以上有关部门认可;(三)在改进财务会计管理,加强单位内部制度建设,促进生产、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成绩显著,并经地级认可;(四)在大、中型经济单位或地级市以上业务主管部门担任总会计师或财务、会计副科长以上职务5年以上,工作成绩突(五)设计开发过经地级市以上财政部门评审机构评审合格的会计核算和管理软件,并经省’级以上财政部门确认的主六、注册会计师或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全科合格。七、大专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20年以上,中专及相当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25年以上。具体的省市还会有不同的规定,要到当地职改办查询。
骚货你还不够骚
高级会计师的报名条件很苛刻。符合报名条件后,需要参加一门高级会计实务的考试,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之后要参加评审,通过的才能获得高级会计师资格。具体报名条件如下:获得博士学位,取得会计师、审计师、经济师、统计师或会计专业讲师资格后,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获得硕士学位或本科毕业后,取得会计师、审计师、经济师、统计师或会计专业讲师资格满5年,从事会计工作满3年;获得本科毕业学历或硕士学位后,取得会计师资格满3年,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或获得专科毕业学历后,取得会计师资格并从事会计工作均满5年。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公开出版会计专业著作,且独立撰写5万字以上;(2)参加编写省(部)级及以上会计行业法规的主要起草人。长期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具有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取得非会计师中级资格满10年,并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2)具有大学普通班学历或取得专科毕业学历满10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20年,取得会计师资格满8年或取得其它中级资格满10年,并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上述报考条件中有关学历的要求是指经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承认的正规学历或学位,所规定的专业工作年限计算截止日期为2013年12月31日。
你失去了不再有
如何看待高级会计师开卷考试形式首先,开卷考试题量大,考查范围广。高级职称考试作为全国会计职称考试中最高级别的考试,内容范围广,业务难度大,同时灵活度较高,综合度高,题量大。开卷考试就是要检验考生对知识的运用与实践的能力水平。一道题可能涉及好几章节的内容,三个半小时的时长也是会计考试中时长最长的一科。高会考试考查面广,既是难点也是特点。所以学习时要更侧重知识视野,注重教材的学习,将多个知识点融会贯通,在一个案例中去将多个知识点融合,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拓宽视野。其次,不可因为是开卷考试就掉以轻心。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用闭卷的态度来要求自己,切不可情敌。开卷考试意味着考场上翻教材是找不到现成答案的,所以平时学习时一定要提高做题的熟练度,这样考场上才能不慌乱。成绩都是时间和精力换来的,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在考场上有一个好的发挥。在备考中一定要吃透关键点,做好重点难点的归纳总结,准确理解与记忆,谨防惯性思维。不要眼高手低,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技能。最后,考场上要讲究策略,运用技巧。审题技巧的运用可以使答题事半功倍,不求完美解题,但求全部做完。边做题边查资料的方法并不可取,在一道题上不要耗费太多时间。在基本作答完毕之后,利用剩余时间快速检索相关知识,对答案进行完善补充。平时多熟悉教材,把典型案例归类,作成列表,做好粘贴标注,这样考试中查找相关案例会更简单明了,节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