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8
浏览数
12189
痴迷于红尘
进入招投标行业,如在招标代理单位最好考取:1、注册招标师2、注册造价师3、注册咨询师以上三师要求在职时间需符合人事局规定。如在投标单位最好考取:1、注册造价师2、注册咨询师如刚出来工作,可考取造价员。政府相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及地方相关的配套文件。
空心不是心空
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员都不愿接纳,何况是会计这么重要的岗位,珠三角会计网正是针对这一情况,推出了各类企业会计全盘真账模拟实训(连续几个月的账务),每笔业务都有原始凭证单据,配套教学光盘讲解,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貓与蜀葵
这个职业不需要考证,但是这个行业门槛还是很高的。虽然现在取消了资质,但是每年都会有新的政策下来,所以还是需要专业性很高的。如果是小白入门,可以先学基础的~ 现在也有招标代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测评系统了,你也可以去关注一下。 在多多中标服务号上就可以答题,希望可以帮到你。
你明知我深爱你
投标费用能够单独区分和可靠计量且合同很可能订立的,应当予以归集,待取得合同时计入合同成本;未满足上述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为开标前:借:管理费用-投标费用贷:银行存款中标后借:工程施工-(间接成本)投标费用(有的单位设“其他”)贷:管理费用-投标费用未中标不作处理。
让你永远住在我心底
解答招标代理公司属于服务业,要点是:1、代理费是公司收入,记交流转税金2、保证金属于代收代付,在往来列支3、公司核算没有成本4、公司管理费用,税前列支,抵减利润。招标公司账务处理的。1.收入(标书款):投标者购买标书(比如300元,收入不考虑增值税);借:应收账款-A项目-X公司300 贷:经营收入3002.确认收款:投标者打款(标书款)至公司账户;借:银行存款300 贷:应付账款-X公司(不知道项目)300 这里,为什么收款放在应付账款下,是一个难点。3.收保证金:投标者打款(保证金)至公司账户(比如10000元);借:银行存款10000 贷:应付账款-X公司(不知道项目)10000 同时,由业务人员发起转销流程,做一个转销凭证,将不知道项目的收款转到项目中,方便退还投标保证金: 借:应付账款-X公司(不知道项目)10000 贷:应付账款--A项目-X公司100004.确认收入(中标服务费):评标结束,厂家确认中标(比如30000元,收入不考虑增值税);借:应收账款-A项目-X公司30000 贷:经营收入300005.确认收款:投标者打款(中标服务费)至公司账户;借:银行存款30000 贷:应付账款-X公司(不知道项目)300006.退换投标保证金(假如投标厂家未中)借:应付账款--A项目-X公司1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
牵了的手可不可以不放开
1.0基础,该如何学习会计实操?
我先是从凭证明细开始,将凭证明细分为三类,先看现金、银行收支类凭证明细。对会计科目逐个去了解它的核算内容,是处理什么样的单据业务?
记录在工作笔记里,如下:(是我自己以前记录的会计科目核算内容。)
然后,是计提类凭证明细:应付账款暂估、应收账款计提、工资计提、折旧费计提、水电费计提等。
2.把这三类凭证的会计科目核算内容学会后,熟悉金蝶软件。(我当初在网上买了破解版的,有需要的可以找我。)
自己演练金蝶建账、凭证审核、过账、结转损益、结账等操作。
而我是自己在笔记上作了操作教程:
学完金蝶账务处理操作后,要熟悉全盘账业务。
3.
比如应付账款核对、进销存数据核算、成本计算、应收账款核算等。
先是看库存交易明细,领料明细归集对象是产品编号。(这样就可以归集产品生产投入的材料成本。系统是工单号,一个工单号对应一个产品编号。)
入库时,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如果ERP系统没有启用成本计算模块,可以导出ERP数据,自己设计EXCEL档品种法成本计算表格。
见文:导出ERP系统数据,如何用EXCEL档品种法成本计算?(我记录在工作笔记上,有需要可以找我。)
如果是小企业,管理不规范,没有产品BOM表,可以用订单法成本计算。
见文:中小企业,该如何使用订单法成本计算?
我以前在一家木制工厂的工作笔记。
4.接下来是税务申报。
先是从发票认证开始、开票、增值税申报操作、免抵退申报、附征税申报等。
申报操作教程可以看一下国税网站更新的。
我主要是学习报表里的数据来源逻辑关系。如,不得抵扣税额,先是通过免抵退系统计算出来,填入到增值税申报系统里。
而增值税申报系统里的,期末留抵额,又要填入到免抵退申报系统中。
有些数据,是相互引用的。
最后,申报附征税时,取汇总表中的免抵税额作为计税金额。
这样,把报表填入的数据来源逻辑关系记录下在工作笔记中。
我以前做核算时整理的笔记:
这样学下来,可以积累做账、报税、成本计算等实操经验。
5.我还做过一年的预算工作,学过一些预算资料,也把它写成笔记:
很多会计资料,不止是一看,必须自己动手整理,重新构建知识结构。
这样整理,可以让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
上文:这本书,教你如何核算产品成本?
你可以像我一样整理工作笔记(没时间整理的,可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