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6
浏览数
18587
地三千霜
2022年包头教师资格证考试延迟了原定于3月12日举行的2022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推迟举行,合并至202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一并组织实施。由于本次考试延期举行受到影响的考生,已通过的笔试科目成绩有效期自动延长半年,本次考试报名费将按原缴费渠道全额退回。教师资格证属于准入类证书,它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教师资格证考试国考改革后,打破教师终生制且五年一审,考试内容增加、难度加大。改革后将不再分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区别,想要做教师都必须参加国家统一考试,方可申请教师资格证。随着社会对教师专业化、规范化需求的提高,校外培训机构聘用教师时也需要其持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
我知道这世间有着太多
要成为一名真正的老师必须要经过这两步:一是获得《教师资格证》,二是获得教师编制。现在人人都可以考《教师资格证》,是不是当老师的门槛越来越低了呢?01 现在考《教师资格证》比以前门槛更高首先是考《教师资格证》有学历要求。小学和初中最低是专科,高中最低是本科。其次,该问题中“谁都能考教师”,可能是指现在非师范专业学生也能考《教师资格证》。实际上,在1993年《教师法》第十一条中就已经明确规定了只要符合相应的学历要求都可以报考《教师资格证》。非师范生报考《教师资格证》也一直存在,并不是今天才有。在2012年之前,师范生不需要考试,毕业之后直接获得《教师资格证》,非师范生则需要参加省里组织的考试,考试内容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2012年之后,国家开始试点,把《教师资格证》考试纳入国家统一考试。2015年正式实施,师范生和非师范生都要参加考试。对于师范生来说,无疑增加了师范生当老师的难度。以前只要毕业就可以拿证,但改革后却不行了,还得再考。所以那些在学校学习不认真的学生就不容易过了。对于非师范生来说,也增加了难度。因为把省考纳入国考,并不仅是考试组织单位的变更,而且在考试内容和难度上也有很大的增加。以前只考教育学、心理学这一块。现在小学老师要考两科:《综合素质》(包括职业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文化素养、基本能力五个模块)、《教育知识与能力》(就是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知识以及课程理念知识)。现在中学老师要考三科:《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还有《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最后这一科是考查学科知识体系的,分语、数、外等专业,报哪一科考哪一科。而国家考试除了笔试外,还有面试。面试主要包括抽题、备课、讲课、答辩等。一方面是看考生的仪容仪表、言行举止;另一方面是考查考生的教学基本功,如备课、讲课、语言表达、课堂组织、逻辑推理等能力。从上面的考试环节来看,拿到《教师资格证》的难度还是有点大的。好多师范毕业生也过不了关。而非师范生如果没有相应的专业背景,往往也考不过。能考过《老师资格证》的学生无论是师范生还是非师范生,往往是比较优秀的学生,并不是学习不好的学生。因此说,现在想当老师,门槛比以前大大提高。这对于国家教育事业来说是有利的,提高了老师的职业素养。02 应聘老师的难度比以前更大一是年龄限制。虽说考《教师资格证》没有年龄限制,只要符合学历标准就可以考。但是,现在所有地方对于老师应聘年龄都有限制,一般不超过35周岁。除非是已经在职并且特别优秀的老师可以放宽条件。二是学历要求。现在对入职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尽管在部分农村学校招聘老师困难,但总体上老师学历越来越高。现在初中基本上都要求本科,高中除非名校毕业,一般都要求研究生学历了。三是专业要求。尽管非师范专业学生可以考《教师资格证》,但招聘单位却对专业有很高的要求。一般要求对口教育专业。有两种情况对专业要求不高。一是幼教老师和小学老师。二是名校生,如清华北大复旦等大学毕业生。四是能力要求。当老师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想进好一点的学校当老师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因此,一般城市学校对老师的能力要求也比较高,招聘单位还要组织考试,同样包括笔试和面试。并且往往存在竞争,择优录用。所以,从招聘老师环节看,对老师的要求一年比一年高,当老师的难度逐年增大。03 教师资源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前面是从整体情况来分析。针对不同地区肯定存在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会越来越显著。一般有能力在大城市应聘的《教师资格证》拥有者,肯定会在大城市应聘。而农村学校、落后偏远的城镇学校则很难吸引优秀的老师去应聘。所以,对于农村和偏远落后的地区,可能面临降低条件招聘老师仍然招不到老师的困难。这也可能是这个问题中“谁都可以当老师”的来源。但站在国家宏观层面上看。这种学校应该不多。涉及的生源也较少。因为当这些学校越来越弱时,学生也必然会选择去更好的学校。只有没有办法的家庭才会选择继续在原薄弱学校求学,对于这部分学校和学生,个人是无能为力的,只能依靠国家和地方政府。国家除了进行政策和资源的倾斜调配之外,更主要的是地方政府要多花力气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这样一方面可以吸引更优秀的人才进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当地的孩子走出去。
优质教师资格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