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84

首页> 教师资格> 高中生物教师资格证模拟试题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清唱南歌

已采纳

1.下列有关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五点取样、等距取样是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常采用的取样方法

B.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C.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应该用标志重捕法

D.标志重捕法中,因捕获后的动物难以再次被捕获,故会导致估算值比实际值偏大

2.以下是生态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应选取蒲公英分布较密集的样方进行调查

B.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样方法

C.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D.采用抽样检测法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先用滴管吸取培养液,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3.某兴趣小组在调查麻雀密度时,用捕鸟网捕获了50只鸟,其中麻雀20只,做好标记后放生。一个月后,在同样的地点又捕获了50只鸟,其中有标记的麻雀5只,没有标记的麻雀10只。由于麻雀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此地区中麻雀的种群数量最可能( )。

A.小于60只 B.大于60只 C.小于220只 D.大于220只

4.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样方法在调查某生物的种群密度时关键是要注意随机取样

B.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数量的公式是:(标志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

C.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或昆虫也适用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部分被鼬捕食,会导致结果偏高

5.研究者对本地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hm2,对初次捕获的田鼠进行统计、标记后放归,7日后进行重捕,所得到的调查数据见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30只hm2

B.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约为10∶7

C.此调查方法也可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群密度、物种丰富度

D.若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被再次捕捉,则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低

6.研究人员调查了生态果园及对照果园中某些害虫及害虫天敌的密度,结果如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果园中蚜虫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B.蚜虫的总能量最多只有瓢虫总能量的10倍

C.生态果园流入害虫及其天敌的总能量比对照果园少

D.害虫与害虫天敌之间的数量变化是正反馈调节的结果

《标志重捕法》模拟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C。解析:五点取样、等距取样是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常采用的取样方法,A正确。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B正确。调査跳蝻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样方法,C错误。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其中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少,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大,D正确。

2.【答案】B。解析: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集的地区取样会使种群密度增大,应随机取样,A错误。跳蝻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宜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正确。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C错误。用抽样检查法统计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在盖玻片边缘自行渗入计数室内,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取,D错误。

3.【答案】A。解析:根据标记重捕法的原理,用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的数量。根据公式X∶20=15∶5,得X=60只。又因为麻雀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第二次捕到的5只比应该捕到的要少,因此推测此地区中麻雀的种群数量最可能小于60只。故选A。

4.【答案】B。解析:使用样方法在调查某生物的种群密度时关键是要注意随机取样,A正确。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数量的公式是:(标志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B错误。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或昆虫,C正确。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重捕标记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结果偏高,D正确。

5.【答案】A。解析: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52×50)÷10÷2=130只hm2,A正确。根据调查数据无法确定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B错误。田鼠种群密度的调查采用的是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群密度、物种丰富度应该用记名计算法,C错误。若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被再次捕捉,则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高,D错误。

6.【答案】C。解析:蚜虫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故在两类果园中调查上表中的蚜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A错误。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可知,蚜虫所在营养级的所有生物具有的能量是它们下一个营养级所有生物的能量的5倍到10倍,B错误。根据生态果园和对照果园中害虫天敌及害虫的对比情况可以发现,生态果园的建立有利于害虫天敌的生存,从而抑制害虫的生存,所以生态果园流入害虫及其天敌的总能量比对照果园少,C正确。害虫与害虫天敌之间的数量变化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D错误。

100评论

十六与他六十携她

2020下高中生物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9日下午】

【来源于网络】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的实例》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人及正常血细胞和镰刀型血细胞的图片,并介绍镰刀型贫血病的症状,提问:红细胞的功能是什么?

(携带并运输氧气。)

追问:这个病人患有的病症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顺势引出课题。

(二)新课教学

1.基因突变的实例

教师组织学生继续观看正常血细胞与镰刀型红细胞的对比图片,提问:镰刀型红细胞和正常红细胞有怎样的特点?

(正常人的红细胞是中间微凹的圆饼状,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却是弯曲的镰刀状)。

教师讲解:镰刀型红细胞因为其弯曲的镰刀状,所以红细胞更容易破裂,使人容易患溶血性贫血。

教师进一步追问:这种病是怎样形成的?展示科学家对于血红蛋白分子的分析研究,引导学生观察总结不同点。引导学生从分子水平去理解基因突变。

(氨基酸发生了替换,在对应位置的谷氨酸被替换成了缬氨酸)

教师继续呈现由DNA转录形成RNA及翻译形成氨基酸的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生成的谷氨酸去填写信使RNA中对应的密码子以及DNA对应的碱基序列。引导学生观察,并组织学生前后桌四人为一组讨论:是什么发生了变化,使得氨基酸发生变化进而引起蛋白质的改变?

(碱基的替换可导致基因改变,从而引起编码的蛋白质改变。)

2.基因突变

教师通过类比的方法,呈现一个英文句子,组织学生进行抄写,并展示学生由于马虎抄写错误的句子呈现在多媒体上,引导学生去类比理解碱基的缺失和替换,并补充介绍增添的类型,组织学生结合这三种类型去总结基因突变的概念,即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追问:依照图解说明,结合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想一想它能否遗传,怎样遗传?

(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有些植物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以通过无性生殖遗传繁殖传递。)

教师补充介绍人体的某些体细胞基因突变,也可能发展为癌细胞。

(三)巩固提升

教师在多媒体呈现基因突变的一些实例,组织学生去进行分类。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五)布置作业

基因突变在对生产生活有怎样的影响?下节课一起讨论。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染色体变异有几种类型?

【参考答案】

分为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异位、倒位;数目变异包括单个染色体的增添和缺失、染色体组的成倍增加或降低。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你是如何实现的?

【参考答案】

根据我对本节课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类比英文句子,运用归纳概括的方法,阐述基因突变的特点及原因。

(2)通过分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以及图解说明,说出不同细胞中基因突变遗传的方式。

(3)进一步理解“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辨别迷信和伪科学。

本节课通过情景导入,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带着学生写一写、说一说,以讨论、探究的活动形式展开教学,提问学生检测知识的形成情况,以实现教学目标。

73评论

短裙相依

一、请问你是如何突破本节课的重点?

【参考答案】

本节课我设置的重点是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首先,观看生物科学史的纪录片,初步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而后学生通过阅读建立过程的资料,让学生知道科学家的贡献;最后由教师总结完整的细胞学说的内容,从而突破重点。

二、你是如何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

根据我对本节课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教学目标为:

1.通过观看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资料,分析科学家和他们所做的贡献,能够概述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过程。

2.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认同科学发现的基本特点:科学的发现依赖于技术的进步,并且科学理论的建立往往要经历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

首先观看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资料,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家和他们所做的贡献,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过程。然后,通过教师的总结细胞学说的内容,让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精神有全面的了解,并认同科学探究要追求实事求的态度。

三、在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各科学家有哪些不足之处?

【参考答案】

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参考答案】

五、你在试讲中设置了很多问答的教学环节,为什么这样设置?

【参考答案】

问答环节是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互动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学生可以参与到授课中来,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教学中难点进行剖析,让学生在一问一答中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除此之外,问答还可以及时地让老师了解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便于老师进行接下来的教学活动。

78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