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资格证体育笔试题

背后友够在狂吠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701

首页> 教师资格> 初中教师资格证体育笔试题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不过是分手夸张了寂寞

已采纳

体育老师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包括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综合素质主要考查的内容:

1、职业理念:占比15%。题型分布:单选题、材料分析题。

2、教育法律法规:占比10%。题型分布:单选题、材料分析题。

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占比15%。题型分布:单选题、材料分析题。

4、文化素养:占比12%。题型分布:单选题、材料分析题。

5、基本能力:占比48%。题型分布:单选题、材料分析题、写作题。

报名条件:

体育老师教师资格证报名基本条件和其他相同,不同年级需要的学历不同。

1、年龄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2、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

3、身体健康,达到教师资格认定标准。

4、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5、小学体育教师资格证需要大专以上学历。

6、中学体育教师资格证需要本科以上学历。

7、没有专业限制。

8、普通话水平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及以上标准。

9、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证应该补修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并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考试合格。

147评论

抑语

初中体育教师资格证科目三也就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主要考的内容:了解中外体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趋势;了解人体结构的基本组成、人体主要器官和系统的结构特点与功能;掌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目的与手段,熟悉体育过程要素与结构等等。一、初中体育教师资格证笔试内容(一)学科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外体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趋势,熟悉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及民族传统体育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和发展趋势,掌握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规律。2.了解人体结构的基本组成、人体主要器官和系统的结构特点与功能。掌握骨骼肌的收缩原理、收缩形式和特征、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熟悉氧运输系统的功能、能量代谢等内容;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运动过程中人体功能变化的规律,掌握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了解体育卫生、医务监督的基础知识,掌握常见运动性损伤、运动性病症的预防和处理等内容。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与合理膳食,熟悉各种营养素的来源、功能和需要量,理解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掌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目的与手段,熟悉体育过程要素与结构。了解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与功能;了解运动兴趣、动机、表现有关知识,掌握提高体育教学的心理知识和干预手段;了解体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资源开发与利用,掌握体育课程的学习指导与评价;熟悉学校课余体育活动、训练与竞赛的特点、组织与实施等内容;掌握体育教学的目标、特点、原则、过程与方法,掌握体育教学计划的制定、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评价等内容,了解我国常见的体育教学模式;熟悉《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了解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内容和基本特点,熟悉竞技能力及其构成因素,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训练方法与手段,掌握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素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4.了解运动项目(田径类、体操类、球类、健美操和武术等)的起源与发展,了解不同项目竞赛活动的组织与裁判法,掌握发展身体素质的基本方法,掌握不同运动技术(教材)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田径类主要掌握跑、跳、投等项目的主要技术结构、动作要点和练习方法;体操类主要掌握队列队形、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技巧、单杠、双杠、跳跃等项目的技术结构、动作要点和练习方法,并能正确运用保护与帮助方法;球类主要掌握篮球、排球和足球等项目的主要技术结构、动作要点及练习方法;健美操主要掌握基本动作要领与分类体系、组合与成套动作创编方法和练习方法;武术主要掌握徒手(如青年拳)、太极拳及持器械(如初级剑)动作的基本技术、技法和练习方法。(二)教学设计1.能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运动技能水平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进行梳理和分析,选择教学内容。2.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设计教学策略。3.掌握教案设计的要求、方法和技巧,能恰当地表述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过程。4.能够合理选择多种体育与健康教学资源。5.能够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评价。(三)教学实施1.能够按照教案设计的要求顺利开展课堂教学,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2.能够创设合理的体育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体育的感悟和体验。3.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地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4.能够合理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学生体育活动进行科学指导,掌控教学过程。5.能够适时地对教学活动与效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合理布置课后练习。6.能够实施课堂教学安全措施,妥善处理课堂教学突发事件。7.能够合理利用多种体育教学资源。(四)教学评价1.能够对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考察学生在知识、技能、体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能够对运动技能和体质进行评价。2.理解教学评价的导向、诊断、反馈和激励等功能,了解诊断性、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的类型,初步掌握定性和定量评价方式与方法,并能够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综合运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策略和方法,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的思路和措施。

179评论

紫荆棘裘满是伤

【 #教师资格证#导语】有时候,你必须一个人走,这不是孤独,而是选择。我们时时刻刻都在选择,你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就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以下为“2020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体育学科专业知识试题”,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   1.下列关于交感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支气管平滑肌收缩B.心跳加强、加快,心输出量增加  C.引起肾上腺髓质分泌D.引起瞳孔扩大  1.【答案】A。解析:当机体运动加强时,交感神经活动加强,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性则减弱,于是出现心跳加快、加强、支气管扩张、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加强、瞳孔开大、肠胃活动受抑制。  2.肌肉工作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称为身体素质,以下被称为基础素质的是()。  A.速度B.力量C.灵敏D.协调  2.【答案】B。解析:力量使人体对抗阻力的能力,是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身体能力要素的基础。  3.股神经损伤时出现的运动障碍为()。  A.不能伸小腿B.大腿不能内收  C.不能伸大腿D.踝关节不能背屈  3.【答案】A。解析:该题考查的是股神经与运动。股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股前肌群瘫痪,行走时抬腿困难,不能伸小腿;感觉障碍,股前而及小腿内侧面 皮肤感觉障碍;股四头肌萎缩,髌骨突出,膝反射消失。大腿的运动跟髂腰肌有关。因此选择A。  4.影响吸氧量的中央机制是()。  A.肺通气功能B.肌肉利用氧的能力  C.肺活量D.心脏的泵血功能  4.【答案】D。解析:吸氧量受人体供氧能力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前者称之为吸氧量的中央机制,后者称之为吸氧量的外周机制。  5.体重较轻者从事与马拉松、滑雪等长时间耐力运动较为有利。其运动成绩与下列哪一项选项密切相关()。  A.摄氧量相对值B.摄氧量绝对值  C.摄氧量相利用率D.摄氧量百分率  5.【答案】A。解析:摄氧量的相对值是按照每千克体重计算摄氧量,以ml(kg·min)[毫升(公斤体重·分)]为单位。

82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