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基数序数理论

新闻联播没有大结局天天向上没有片尾曲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8201

首页> 职业资格> 经济师基数序数理论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待你长发及腰已过时

已采纳

很通俗的解释: 你去买早餐,一元钱一个小包子,你在买第一个的时候,觉得包子很好吃,这个包子带来的效用就很高,当你买第二个的时候,觉得还不错,相对的效用就小于第一个包子,那第二个一元钱的边际效应就小于第一个一元;当你买地三个的时候,你已经饱了,那这个包子带给你的感觉也许是吃多了的不舒适感,那其效用可能为负,也就是所第三个一元带来的效用为负。这就是所谓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意思。而边际效用就是你在消费最后一单位是带来的效用,即满足感。而这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的效用论的基础上,既前提条件是我们认为效用是可以被准确感知并比较大小的。有时并不符合实际。

67评论

我爱你那么简单

【答案】A、B、C、E【答案解析】考查第2章第1节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关系.相同:均用来分析消费者行为,二者得出的分析结论基本是相同.不同:基数效用理论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序数效用理论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基数效用论下效用可加总,而序数效用论效用不能加总.

21评论

巴黎天空上苦涩的回忆巴黎铁塔下冷漠的背影

消费者行为理论,顾名思义,是研究消费者进行消费行为是建立在何种心理诱因的,研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那些因素影响。显然,消费者进行消费是因为对被消费物产生了需求,换句话说即使被消费物满足了消费者的欲望。而这种对消费者欲望满足的程度决定了消费者对此物品的渴望程度。由此,便给经济学家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研究提供了依据。经济学家们便抽象出一个概念即:效用。用它来表示消费者消费物品时获得的满足度。构建了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模型。它们和预算线一起共同构成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

15评论

凌乱乱了谁旳心

在效用理论中有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之分,二者最主要的差异性在于是否认同效用具有可加性。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1-04-3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121评论

沉默寡言冷暖自知

回答亲,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如果您是用于考试理解,我建议你这样理解:1、基数效用论是用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是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法。2、基数效用论是要表示用数量累积程度来衡量的“满足程度”。如50大于10,前者效用大于后者。而序数效用论是用通过顺序或等级表示,即第一比第二的效用大,美比丑的效用大。3、基数效用论涉及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效用曲线以及后面的成本曲线。序数效用论涉及需求曲线的推导,是重点。

66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