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12286
回忆格式化
中西医执业医师资格综合笔试共有A1、A2、B1三种题型。1、A1 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每一道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2、A2 型题(病例摘要型最佳选择题)每一道试题是以一个小案例出现的,其下面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3、B1 型题(标准配伍题)提供若干组试题,每组试题共用在试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大家准备考试的时候记得根据相关题型多做练习,尤其是带有迷惑性的题型,通常单纯的掌握知识点很容易出现判断错误,这类题目更加要注意锻炼考试思维,平时做题的时候可以自己先揣摩一下出题者的意图,事后把自己的思路和答案对照一下可以检验自身能力。有不懂的可以看看来学宝典APP里的教学视频和专家直播,和当前的考试更贴切。
今年很流行长发及腰
“六经辨证”是哪位医家创立的:( ) A华佗 B成无己 C王叔和 D张机 E张元素 下列哪项是太阳病的主要病机:( ) A风邪外袭,卫外不固,营不内守 B风寒袭表,郁遏卫气,损伤营阴 C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 D寒邪袭表,郁遏卫气,损伤营阴 E风寒袭表,营卫不和,正邪交争 太阳中风证的主要脉症是:( ) A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紧 B发热恶风,头痛汗出,脉浮缓 C发热恶寒,项背强痛,脉浮缓 D发热恶寒,头痛汗出,脉浮数 E发热恶寒,头痛汗出,脉浮缓 太阳伤寒证不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 A恶寒发热 B有汗脉缓 C项强痛 D无汗而喘 E身体疼痛 下列哪项是太阳中风证汗出的机理:( ) A气虚不固,津液外泄 B卫阳不固,营不内守 C外邪化热,迫津外泄 D卫阳素虚,肌表不固 E虚热内炽,蒸津外泄 鉴别太阳伤寒证与太阳中风证最有意义的是:( ) A有无头痛 B有无恶寒 C有无汗出 D有无发热 E有无恶风 下列哪项是太阳蓄血证最主要的临床特征 A少腹硬满,小便不利 B其人如狂,少腹急结 C脘腹痞满,惊悸不宁 D其人发狂,脐腹满痛 E腹满胀痛,身目发黄 鉴别蓄水证与蓄血证,下述哪项最有意义:( ) A少腹硬满或不满 B口渴引饮或不渴 C小便自利或不利 D大便泄泻或秘结 E脉象浮数或浮缓 “胃家实”中的“胃家”,其病位是指:( ) A胃 B脾与胃 C胃与大肠 D大肠 E脾胃与大肠 下列哪项是阳明经证与阳明腑证的鉴别要点:( ) A发热的高低 B有无神志变化 C有无燥屎内结 D腹满的轻重 E汗出的多少 下列何证的主症是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 ) A阳明病证 B厥阴病证 C太阴病证 D太阳病证 E少阳病证 外邪最易侵袭何经:( ) A厥阴经 B太阳经 C阳明经 D太阴经 E少阳经 下列哪项是太阴病“腹满”的病机:( ) A腑气不通,气机壅滞 B湿郁化热,气机逆乱 C纳运失常,胃失和降 D寒湿内生,气机阻滞 E水饮不化,气机壅滞 厥阴病提纲证不包括下列哪项:( ) A气上撞心 B腹满而吐 C心中疼热 D消渴喜饮 E饥不欲食 下列哪项是少阴寒化证中“面赤”的病机:( ) A阳衰阴盛,格阳于上 B病情向愈,阳气来复 C寒郁化热,蒸腾于上 D卫阳郁闭,从阳化火 E表邪不解,阳气怫郁 少阳病转变为厥阴病,在六经传变中称为:( ) A合病 B表里传 C循经传 D直中 E越经传 下列哪项是少阴热化证中“心烦不得眠”的病机:( ) A余热未清,留扰胸膈 B阴虚热扰,心神不宁 C阴血不足,心失所养 D寒郁化热,扰乱心神 E心火炽盛,侵扰心神 素体虚衰,外邪入侵而出现三阴经证候,称为:( ) A越经传 B并病 C循经传 D表里传 E直中 六经传变中,“并病”最确切的涵义是下列哪项:( ) A一经病证同时兼有他经证候 B由一经病证转变为另一经病证 C两经或者三经证候同时出现 D阳经病证与阴经病证同时并见 E一经之证未罢又见他经病证 下列表现中不属卫分证的是:( ) A咳喘胸闷 B咽喉疼痛 C发热恶风 D口干微渴 E舌边尖红 卫气营血辨证的临床意义应除外下列哪项:( ) A归类温病病变中的不同证候 B阐明各种温热病的感邪途径 C揭示温病病情的'浅深与轻重 D说明温病过程中的传变规律 E指导临床立法处方以及用药 识别温病气分证的主要依据是壮热而:( ) A腹痛便秘 B胸闷气粗 C咳嗽气喘 D头痛心烦 E口渴苔黄 下列哪项是营分证的病机特点:( ) A热在心肝,伤阴动血 B热在营阴,阴液耗伤 C热灼营阴,耗血动风 D热灼营阴,心神被扰 E热在心营,伤阴动风 营分证与阳明腑实证均可见到神昏谵语,其鉴别要点是:( ) A有无手足抽搐 B起病的缓与急 C发热的高与低 D有无便秘腹痛 E病性之虚与实 下列哪项是温病热入营分“口干反不甚渴”的机理:( ) A津液耗伤不甚 B津液逐渐恢复 C热蒸营阴上潮 D邪热迫血妄行 E邪热逐渐衰退 下列哪项是血分证的病机特点:( ) A热甚灼伤津液 B热炽劫营伤血 C动血动风耗阴 D热甚伤津耗气 E阴虚阳热内扰 下列哪项是中焦病证的病位:( ) A胃与大肠 B胃 C脾与胃 D脾胃与大肠 E脾 是谁在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上补充并创立了三焦辨证:( ) A吴鞠通 B薛生白 C王孟英 D叶天士 E刘河间 三焦病证的传变,其中的“逆传”是指:( ) A阳明胃传入太阴肺 B太阴脾传入太阴肺 C太阴肺经传入心包 D阳明胃经传入心包 E中焦脾胃传入上焦 按三焦辨证,病在下焦的病机特点是:( ) A热邪炽盛,动风动血 B热久营阴,心神被扰 C热邪壅滞,肺气被郁 D热在心肝,伤阴动血 E热邪久留,肝肾阴虚 张仲景首创:( ) A三焦辨证 B经络辨证 C卫气营血辨证 D六经辨证 E八纲辨证 “直中”是指:( ) A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 B一经证候已罢,继而出现另一经证候 C互为表里的阴阳两经证候同时出现 D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 E外邪入犯三阴而出现三阴证候 热灼肝肾之阴的发热特征是:( ) A身热不扬 B日晡潮热 C五心烦热 D身热汗出 E往来寒热 阳明腑实证的临床表现是:( ) A神昏谵语,高热,腹满便秘 B心烦不寐,时有谵语,舌绛 C神昏谵语,舌謇肢厥,脉滑 D神昏,间有谵语,苔黄厚腻 E心烦躁扰,吐血,舌质深绛 下焦病证的病位在:( ) A肺与大肠 B脾与胃 C肝与胆 D肝与肾 E胃与大肠 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的是:( ) A循经传 B直中 C合病 D表里传 E并病 无热恶寒,但欲寐,下利肢冷,呕不能食,属于:( ) A少阴寒化证 B少阴热化证 C太阳蓄水证 D太阳蓄血证 E太阴寒湿证 下述哪项不是病名:( ) A带下赤白 B圆翳内障 C砂石淋 D睑弦赤烂 E上胞下垂 下列哪项属于辨病论治:( ) A透疹 B补肾 C安胎 D去翳 E截疟 影响病人如实准确反映病情的最重要因素是:( ) A文化程度 B年龄 C神志状况 D表达能力 E性别 “痰热闭神”的否定性资料为:( ) A喉间有痰声 B无发热面赤 C苔黄腻脉滑 D昏迷不知人 E语言不清楚 阴虚证出现盗汗属于:( ) A一般性资料 B偶见性资料 C否定性资料 D充要性资料 E必要性资料 有“动风”表现而无发热症状,不属于:( ) A 血虚动风 B 阴虚动风 C热极生风 D肝阳化风 E慢脾惊风 一个规范的证名,一般应当有:( ) A病位 B病程 C病名 D病势 E病候 提示诊断的可能性,但难以确诊的资料是:( ) A必要性资料 B充要性资料 C偶见性资料 D一般性资料 E其它 哪项资料能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 A必要性资料 B充要性资料 C偶见性资料 D否定性资料 E其它 诊断病证必然见到的资料为:( ) A必要性资料 B偶见性资料 C充要性资料 D一般性资料 E其它 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诊断为太阳中风证,采取的是什么逻辑思维方法:( ) A类比法 B归纳法 C演绎法 D反证法 E试探法 下述哪项对鉴别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无意义:( ) A有汗或无汗 B头痛或是不痛 C恶寒或恶风 D口渴或不渴 E脉浮缓或浮紧 对于病、证、症的关系,不正确的有:( ) A病的全过程可为不同的证 B“证”反映“病”的阶段特点 C同一证可见于不同的病中 D “证”反映“病”的全过程特点 E症是辨病辨证的主要依据 参考答案 1D 2E 3B 4B 5B 6C 7B 8C 9C 10C 11E 12B 13D 14B 15A 16B 17B 18E 19E 20A 21B 22E 23D 24D 25C 26C 27D 28A 29C 30E 31D 32E 33C 34A 35D 36C 37A 38A 39A 40C 41B 42D 43C 44A 45C 46D 47A 48A 49D 50D
AK47持枪灭婊AK47持枪操婊
A类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多选不给分。每小题1分) “阳病治阴”适用于: A阴胜阳病 B阳胜阴病 C阴阳两虚 D阳虚阴盛 E阴虚阳亢 根据阴阳动态平衡的原则,阴或阳任何一方不足,必然导致另一方: A相对不足 B绝对不足 C相对亢盛 D绝对亢盛 E协调平衡 阴阳相互转化的内在根据是: A阴阳互根互用 B阴阳对立制约 C阴消阳长 D阴长阳消 E阴阳相互消长 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称: A阴消阳长 B阳消阴长 C对立制约 D互根互用 E阴阳转化 事物的阴阳属性是: A相对的 B固有的 C有限的 D恒定的 E绝对的 主宰整个水液代谢的是: A脾之运化 B肺之宣降 C肝之疏泄 D肾之气化 E膀胱之排泄 在津液代谢中起通调水道作用的是: A肺 B心 C脾 D肝 E肾 “精明”是指: A脑 B心神 C耳 D肾 E目 能调节呼吸功能的脏腑为: A肺 B心 C肾 D肺肾 E心肺 联结心主血脉与肺主呼吸功能之间的中心环节是: A肾主纳气 B胸中宗气 C肺朝百脉 D血脉相通 E肺主治节 “为胃行其津液”的是: A脾 B肺 C小肠 D肝 E大肠 能推动人体 生长发育的是: A营气 B卫气 C胃气 D元气 E宗气 通过三焦运行于全身的气是: A营气 B心气 C肺气 D元气 E宗气 与血液生成、运行关系最密切的物质是: A元气 B营气 C精气 D宗气 E谷气 与“出血”病变密切相关的是: A心肺 B心肝 C肝脾 D心脾 E脾肺 易于感冒,主要是气的哪种功能不足所致: A推动功能 B温煦功能 C防御功能 D固摄功能 E气化功能 能充养脑髓和滑利关节者是: A津 B液 C精 D气 E血 气随血脱的生理基础是: A气能摄血 B气能行血 C血能载气 D气能生血 E气为血帅 推动血液运行的主要动力是: A心气 B肺气 C脾气 D肝气 E肾气 思为脾之志,但还与何脏相关: A心 B肝 C肺 D肾 E心包 下列情志活动属心所主者是: A喜 B怒 C忧 D思 E悲 肺其充在: A面 B毫毛 C鼻 D汗孔 E皮 口津之中,与肾相关者称: A泪 B涕 C唾 D涎 E髓 “四末”指: A四指 B四趾 C面、巅顶、躯干、四肢 D四肢 E气血、津液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生理基础是: A脾为后天之本 B脾主升清 C脾主运化 D人以水谷为本 E脾胃为仓廪之官 心主神志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 A津液 B精髓 C血液 D宗气 E元气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因为: A心者,身之本 B心主身之血脉 C心主神志 D心位于上焦 E心在志为喜 病人动则气喘,呼多吸少,多是因为: A肺失主气 B心失主血 C肾不纳气 D肝失疏泄 E脾失运化 “土得木而达”,用五行理论表示,即是指: A克中有生,制则生化 B生中有克,动态平衡 C肝旺乘土,土郁不达 D脾土壅滞,木气不达 E肝木克生、培土制木 “利小便即以实大便”治法的确立,是以哪个器官的哪一个功能为理论依据的: A大肠传导糟粕 B小肠受盛水谷 C膀胱贮存排泄尿液 D三焦通行水液 E小肠泌别清浊 与膀胱的贮尿、排尿功能最相关的是: A肺气肃降 B肝气疏泄 C脾气升清 D肾阳气化 E三焦通利 与血液的生成、运行均密切相关的脏是: A心肝 B心肺 C脾肝 D脾心 E肝肾 气机升降之枢纽是: A肺脾 B肾肝 C脾胃 D肝胆 E心肺 肝的疏泄功能最主要关系到: A脾胃运化 B情志调畅 C血液运行 D气机调畅 E胆汁排泄 “罢极之本”是指: A脾 B四肢 C肾 D筋膜 E肝 天癸可以促进: A月经来潮 B产生精子 C性机能成熟 D机体生长发育 E胞宫孕育胎儿 “太仓”是指: A脾 B大肠 C六腑 D小肠 E胃 中焦的功能特点是: A如雾 B如衡 C如沤 D如渎 E如权 “胃之关”是指: A脾 B肛门 C幽门 D肾 E贲门 心病影响到肺,属于五行的: A相乘关系 B母病及子 C子病犯母 D相侮关系 E相生关系 参考答案: A型题 E C E D A D A E D B A D D B C C B C A A A E C D C C C C A E D D C D E C E C D A
优质医学问答知识库